编者按:
疫情的骤然袭来,使在线教育一跃成为万千家庭的首选路径。
一方面,用户规模呈井喷之势,市场空前繁荣;另一方面,赛道拥挤、巨头林立,获客之战早已硝烟弥漫。
在这样的格局下,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:
当行业头部玩家不惜重金鏖战暑期档,中小企业是否还有机会以更低的成本撬动增长?
2020年暑假,对在线教育的领军者而言,是一场“高投入、低兑现”的复杂博弈。
尽管通过史无前例的广告投放迅速拉近了彼此间的用户规模差距,但正价课的实际招生人数却普遍未达预期——
有机构原计划招揽300万学员,最终仅录得220万;另有两家目标分别为270万与200万,实际却止步于150万左右。
数据背后,是愈发疯狂的烧钱竞赛:
K12大班课赛道在2020年暑期的总投放额突破50亿元,远超2019年全年的40亿。
其中,猿辅导豪掷约15亿,学而思网校投入12–13亿,作业帮斥资10亿,高途课堂亦砸下8–9亿。
与此同时,低价引流课成为标配:
学而思网校、猿辅导、作业帮直播课的9元或49元体验课报名人数均达150–200万量级。
然而转化效率却不容乐观——9元课行业平均转化率仅10%–15%,49元课虽略高,也不过20%–30%。
显而易见,这场以资本为矛的扩张游戏,正陷入“获客成本飙升、转化效率下滑”的双重困局。
对巨头而言,尚可凭借雄厚资金勉强维系;但对广大中小机构而言,这种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。
于是,如何以更智慧、更轻盈的方式降低获客成本,已成为在线教育从业者——尤其是中小玩家——必须直面的核心命题。

本文将结合实战洞察与策略思考,从以下维度展开探讨,旨在为行业同仁提供切实可行的破局思路:
1. 高投入难见效的深层症结
当前,在线教育机构主要依赖两大获客路径:
- 粗放式投放:线上广告、信息流、户外大屏、综艺冠名……无所不用其极;
- 私域流量深耕:依托个人微信、社群、公众号、小程序及自有App构建用户池。
而2020年暑期的主流打法,基本围绕两条转化链路展开:
- 0元课 → 正价课
- 低价流量课(如9元/49元)→ 正价课
然而,当流量红利见顶、用户决策愈发理性,单纯依赖“砸钱换量”的逻辑已然失灵。
真正的破局点,或许不在预算表里,而在对用户价值、内容信任与传播效率的重新理解之中。
——这正是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希望助力教育从业者的方向:
以极简链接承载高效传播,让每一次分享都精准触达、有效转化,
在喧嚣的流量战场中,为理性增长留出一条轻盈而坚定的路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