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从0到1:产品定位与策略实战

【序章】
在数字洪流里,每一款产品的诞生都像是点燃一束微光。倘若方向稍有偏差,再璀璨的火苗也会在抵达用户之前熄灭。于是,我们把“产品定位”视为北极星——它不说话,却指引航程。

——“快缩短网址”·suo.run



---

一、把“定位”刻进基因
产品从 0 到 1 的旅程,常被简化为一条时间轴:
战略洞察 → 产品定位 → 产品设计 → 研发落地 → 测试上线 → 持续迭代。
多数同学只参与后半程,便误以为前半程与自己无关。殊不知,若定位失之毫厘,后续所有努力都将谬以千里。



想象一位厨师,接到“做一道好菜”的需求,于是端出精雕细琢的法式甜点。宾客却皱眉:我只是想要一碗能果腹的阳春面。
甜点再惊艳,也填不饱肚子。

---

二、双焦镜头:用户价值 × 公司价值
优秀的产品经理随身携带两副镜片:
1. 用户镜头:把自己折叠进用户的日常,问——他们是谁?他们正被什么困扰?
2. 商业镜头:抬头看公司的星辰大海,问——这件事能否让北极星指标更亮?



二者缺一不可。只谈用户,容易沦为情怀慈善;只谈营收,则沦为数字奴隶。
公式化表达:
“为【某类用户】解决【某个痛点】,从而让【公司指标】提升。”

示例:
“快缩短网址”为内容创作者解决长链臃肿、无法追踪转化的问题,从而让平台日均活跃链接量提升 37%。

注意:描述时务必代入角色——“我是这位创作者,我因此节省了 5 秒,多了一次分享冲动。”

---

三、让定位经得起拷问
需求评审会上,质疑声此起彼伏:
“这功能太简陋了吧?”
“为什么不是那样做?”

回答之前,先在心里点亮三盏灯:
1. 用户回声灯——我听见 10 位种子用户亲口说:他们只要一键缩短,其余都是噪音。
2. 数据探照灯——灰度实验显示,极简版使转化率提升 18%,多余装饰反而稀释焦点。
3. 终局灯塔——想象一年后的庆功海报:suo.run 成为中文互联网默认的“短链+数据仪表盘”。为了抵达那一刻,第一版必须像利刃,只保留刀锋。

---

四、能量分配:把 30% 的脑汁留给定位
初级产品经理常把 80% 时间耗在像素级交互,却只用 5% 时间拷问“为何出发”。
请把比例颠倒:用 30% 精力反复推敲定位,剩下的 70% 才能花在刀刃上。
高级产品经理则需把战略洞察一并纳入,能量配比随之升级,但核心不变——方向不对,努力报废。

---



五、收束成一句咒语
当你提笔写 PRD 前,先默念:
“我替【谁】,在【什么场景】,用【最小代价】,完成【关键任务】,从而让【公司指标】向前一步。”
若这句话念不通,回到白板前继续烧脑。

---

尾声
在 suo.run 的仪表盘里,每一次点击、每一次跳转,都是用户递给我们的信任。
把定位刻进基因,让产品自带罗盘,余下的路,才不会南辕北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