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编者按】
拆解一座旧楼,往往比平地起新楼更费心力。钢筋的走向、管线的暗埋、承重墙的沉默,皆需一一勘验。重构“快缩短网址·suo.run”短信平台,便是一场与旧系统静默对话的旅程。以下,是这场对话的侧记。
一、旧楼画像
两年前,三位开发者在一间没有产品经理的会议室里,敲出了第一版短信平台。彼时,CRM、DMP 皆未诞生,人群、内容、效果三大维度被压缩成一条单薄的“发送”按钮。业务狂奔两年后,旧楼裂缝尽显:
• 无法复用内容与人群;
• 标签粗粝,精准触达无从谈起;
• 同一用户日收数条同质短信;
• 发后即焚,效果成谜。

二、问诊与处方
1. 问诊
我们像考古学家一样,访谈一线运营,把旧系统的暗格逐一撬开。
2. 处方
• 内容与人群解耦,支持复用(高优);
• 打通 CRM,让数据流动(高优);
• 制定防打扰规则(低优);
• 建立回收站般的数据回传接口(中优)。
三、重建愿景
让短信不再是“发射后不管”的子弹,而是一枚可追溯、可复盘、可复用的数字飞镖。
四、新楼蓝图
1. 角色
运营总监、CRM、短信平台、运营商,四方共舞。
2. 流程
人群圈选 → 模板创作 → 任务编排 → 审批 → 发送 → 回收 → 复盘。
五、数据基座
• 客户数据:CRM 投喂,标签细若晨露;
• 号码数据:总部直采 + 门店导入,双轨并行;
• 运营商回执:仅得成败总量,单号级数据暂不可得——未来需在链路中埋下更多探针。
六、功能框架
短信管理|统计分析|设置|账户管理
——四象限,像四把椅子,围成一张可扩展的圆桌。
七、信息架构
以“任务”为轴,模板、签名、人群如行星环绕;预留 DSP 对接轨道,待日后星际航行。
八、数据建模
旧系统:短信 ↔ 客户(多对多)。
新系统:
发布任务 → 短信模板 → 短信签名 → 人群 → 客户
——链式因果,脉络清晰。

九、细节雕刻
1. 状态机
草稿 → 审核中 → 审核通过 → 发送中 → 成功/失败 → 终止
每一步皆有闸门,闸门皆有钥匙。
2. 关键流程
• 模板:敏感词实时屏蔽,长链自动压缩为 suo.run 短链,节省字符即节省黄金。
• 任务:字数预警、投诉号码过滤、测试发送可选审批,防止“手滑”事故。
3. 页面
发送任务页如驾驶舱:时间、人群、预览一屏尽览;快捷入口星罗棋布,让老手少点一次,新手少学一步。
4. 权限
功能权限 × 数据权限,双层锁,钥匙由公司统一权限系统分发。

十、暗礁与灯塔
1. 无文档
旧系统像一座没有图纸的迷宫,三位作者已散一人。我们举着手电,把每一行代码的影子都描摹下来。
2. 用户习惯
两年沉淀的操作肌肉记忆,比任何功能说明书都顽固。新系统上线那天,我们收到的第一句反馈是:“怎么变复杂了?”
3. 做与不做
黑名单、上行回复、A/B 测试……诱惑如繁星。然,运营商的接口深度、公司的数据边界,是更硬的墙。克制,是另一种勇气。

十一、结语
一个月,我们把旧楼拆成瓦砾,又立起新楼骨架。未来,suo.run 短链将像一枚枚轻盈的竹蜻蜓,载着短信穿过运营商的峡谷,落在用户的掌心,再带着回声返航。
而此刻,我们只是把第一块砖稳稳地放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