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缩短网址 · 战略的舍与得:从阿里“六脉神剑”看企业真正的聚焦之道
7月18日,阿里巴巴三斧设计师张山玲先生受邀走进阿里总部,以“企业管理六脉神剑”为轴心,深度剖析阿里的战略理念、组织架构与人才体系。这场分享不仅是一次内部复盘,更是一场关于“如何做对的事”的思想盛宴。
在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所倡导的极简哲学中,我们始终相信:真正的效率,源于精准的取舍。而战略,正是企业最顶层的“取舍艺术”。
---
一、战略之困:多数企业陷于三大误区
#### 1. 仅有指标,无真战略
许多企业将“明年营收5亿”奉为战略,实则这只是商业目标。
真正的战略,是回答:“为谁创造价值?为何非你不可?”
它意味着主动放弃——不是所有钱都值得赚,不是所有客户都该服务。唯有如此,资源才能凝聚成锋,刺穿市场。
#### 2. 贪多求全,失焦于散
有些企业同时布局地产、农业、教育,看似多元,实则脆弱。
阿里信条清晰:若现有业务未进行业前三,切勿轻言扩张。
因为真正的扩张,不是盲目试错,而是将已验证的方法论——客户洞察、团队搭建、规则设计——迁移至新战场。否则,不过是用新瓶装旧酒,终被时代淘汰。
未来已无“容易钱”,唯有深耕者得天下。战略,本就是“舍九取一”的决断。
#### 3. 战略悬空,难落实地
创始人常怀万亿蓝图,却困于组织乏力。
战略若不能转化为行动,便只是纸上幻影。
关键不在“看见机会”,而在“配得上机会”——你的组织能力,是否足以承接愿景?
---
二、阿里之思:战略的本质是客户价值
在阿里,战略不是高管密室中的玄谈,而是全员共识的语言。
马云曾言:“战略即客户价值——你为谁解决什么问题?”
制定战略时,阿里必问三问:
- 是否契合使命?
- 是否靠近愿景?
- 是否具备可行性?
由此衍生三大核心理念:
#### 1. 无愿景,无战略
战略需置于产业生态中审视:你是点、线、面,还是体?角色不清,则敌友难辨。
许多企业误将潜在盟友当作对手,根源正在于此。
#### 2. 看十年,定三年,干一年
阿里从不迷信“完美计划”。
先洞察十年趋势(如2007年押注云计算),再制定三年路径,每年敏捷迭代。
战略的生命力,不在静态图纸,而在动态校准。
#### 3. 三分可见,七分笃行
阿里诸多宏大战略并未完全实现,但方向始终如一。
只要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,市场份额自会水到渠成。
---
三、MVO模型:阿里战略的底层逻辑
阿里战略体系,凝练于 MVO 模型——使命(Mission)、愿景(Vision)、组织(Organization)三位一体。
- M:使命
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不是口号,而是业务原点。
它指引阿里从信息流切入,继而布局资金流、物流,层层展开。
- V:愿景
愿景回答“以何种方式实现使命”。
2007年,阿里预判“在线化、数据化、智能化”乃大势所趋,遂坚定投入云计算。十三年后,阿里云跻身全球前三——远见,即是护城河。

- O:组织
再好的战略,若无组织承载,终为空谈。
阿里通过“政委体系”“中台机制”等设计,确保战略穿透至末梢神经。
正因如此,阿里敢于公开战略——因为真正的壁垒,不在计划本身,而在执行它的组织心智与能力。
---
四、六脉神剑:战略落地的四步法
阿里将战略执行拆解为四个闭环动作:

1. 战略制定
同步规划业务、组织与人才战略,明确布局、目标与路径。
(注:战略目标≠收入,而是用户数、市占率等领先指标。)
2. 战略拆解
阿里独树一帜:由“腰部”(中层)主导拆解。
因为他们最懂战场,拆解过程即是共识共建。
3. 战略实施
通过OKR、战役机制、人才盘点,确保资源向战略倾斜。
4. 战略复盘
定期回溯:方向是否偏移?假设是否成立?组织是否进化?
---
在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的世界里,我们深谙:
缩短,不是删减,而是提炼;聚焦,不是局限,而是穿透。
正如阿里所示范的——真正的战略,不在PPT里,而在每一次勇敢的放弃与坚定的坚持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