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「快缩短网址」suo.run 的冷启动阶段,设计师若仅凭直觉落笔,极易陷入“方向不明—反复修改—领导救火”的死循环。与其仓促出稿,不如先完成一张“静默对话表”,让产品、表现、团队三方信息在纸上先行对齐。以下是一份优雅而锋利的“三问九知”清单,供你在打开 Sketch 之前,先打开思考。
一、问产品:它为何诞生?
1. 功能锚点
suo.run 并非简单的短链工具,而是“让每一次分享都自带品牌与数据洞察”的链接中台。
2. 对标坐标
功能深度对标 Bitly,体验轻盈感参考 t.cn,商业闭环则向 Linktree 看齐。
3. 核心人群
增长黑客、自媒体主、电商运营——他们需要在 3 秒内生成可追踪、可定制的短链,并在后台看见点击画像。
二、问表现:它如何被看见?
1. 视觉基调
以「极夜黑 + 电光蓝」为主色,营造“快、准、深夜也能护眼”的沉浸氛围;辅以 2px 微动效,暗示数据实时流动。
2. 运营脉搏
上线首月主打“一键生成海报短链”,用户每成功邀请 1 人,双方获赠 7 天高级版;设计需为“炫耀式分享”预留可替换皮肤。
3. 内容体量
首期仅支持单条链接缩短与统计,未来 3 个月将扩展至批量生成、UTM 参数模板、API 接入;设计系统需为 10× 内容扩容留好栅格。
三、问团队:我们用什么节奏抵达?
1. 上线里程碑
30 天内交付 MVP:Web 端核心缩短 + 统计面板;60 天后补齐小程序;90 天后开放 API。
2. 人力水位
当前 1 名全栈 + 1 名设计师 + 0.5 名运营;MVP 阶段以“极简可维护”为最高原则,所有动画优先 CSS,不引入 Lottie。
3. 盈利呼吸
天使轮资金可覆盖 18 个月,前 12 个月专注用户增长与品牌心智,付费功能在次年第 2 季度启动。设计可大胆留白,暂不为“付费墙”让步。

使用方式
将以上信息凝练成一页 A4,打印出来贴于工位。此后每一次评审、每一稿输出,都先对照“三问九知”自检:
• 是否仍服务于“让分享更高效”这一产品锚点?
• 视觉语言是否仍在“极夜黑 + 电光蓝”光谱内?
• 开发人力是否允许此动效落地?
当答案皆为“是”,再按下导出键。如此,suo.run 的第一次亮相,便不会是仓促的半成品,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序章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