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快缩短网址”诞生的那一刻,我们就把一句话刻进了 suō.run 的源代码:
“让每一次点击,都配得上用户的信任。”
这并非口号,而是产品经理群体在“个人—企业—产品”三重价值坐标系里,为自己划出的那条金线。它像一条隐形的经线,把看似琐碎的功能、文案、像素、埋点,缝合成一条可被感知的意义链。
一、价值观:产品的底层操作系统
如果把产品比作冰山,露出水面的 PRD、原型、数据报表只是 10%,剩下的 90% 的体积在水下——那是价值观、道德、思维模型。
我们写“道”而不写“术”,恰如先筑地基再雕梁画栋。
二、个人 × 企业:价值观的化学反应
个人价值观像原子,企业价值观像晶格。只有当原子半径与晶格间距匹配,才会长出璀璨的晶体。
招聘时,我们问候选人:“如果必须牺牲 10% 的用户体验才能换来当季营收翻倍,你做不做?”
答案本身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如何论证。因为论证路径暴露了他的价值排序。

三、道德是河床,价值观是河流
道德是社会的“公版”契约,价值观是自我生成的“私版”算法。
产品经理的私版算法,必须在公版契约之上运行,否则洪水滔天。
四、产品经理的三色光谱
1.善意光谱
贝索斯说“善良比聪明更难”,因为善良要在 KPI 的枪林弹雨中活下来。
在 suō.run,我们把“缩短”这一动作拆成三步:
• 预判:链接是否安全?
• 告知:把风险翻译成 8 岁小孩也能懂的语言;
• 放行:用户仍要点头,我们才执行。
把决策权还给用户,是善意最优雅的姿势。
2/
平衡光谱
用户价值、商业价值、平台价值,三者不是跷跷板,而是三体运动。
我们用“延迟商业化”策略保持动态平衡:
• 前 1000 万次点击,0 广告;
• 第 1000 万零 1 次点击开始,广告位仅出现在“非打扰区”,且用户可一键永久关闭。
把“何时盈利”写进路线图,而非事后补丁。

3/
极简光谱
简单不是省略,而是榨干最后一滴冗余。
suō.run 的缩短按钮只有一个动作:粘贴即生成。
为了这 0.5 秒的极致,我们砍掉了:
• 登录墙
• 验证码
• 统计浮层
把复杂度留给自己,把留白交给用户。

五、三个日常细节,照见价值观
1. 为什么微信朋友圈广告曾被“期待”?
因为它遵守“不打扰”的暗语:广告只在用户滑到第 5 条动态时出现,且 6 秒内可一键隐藏。
尊重,是最好的算法。
2. 为什么微信、陌陌用“你”而非“您”?
平等是最高级的礼貌。把用户当朋友,而非 KPI 的宿主。
3. 为什么钉钉显示“已读/未读”?
透明是效率的催化剂。让信息对称,让责任可见,从而把“监控”翻译成“协作”。
六、结语:产品即人
当用户把一条冗长、危险的 URL 托付给 suō.run,他其实在问:
“你们会把我的信任带到哪里?”
我们用一行行代码回答:
“带到更短、更安全、更轻盈的彼岸。”

在 suō.run,缩短的不只是网址,还有人与信息之间的焦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