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秩序缺席,你便是秩序本身
——在「快缩短网址」0-1 阶段的自救手记
有人问:世上最难做的产品是什么?
答曰:B 端中后台。
再问:还有更难吗?
再答:连一张流程图都没有的 B 端中后台。
在 suo.run 的初创实验室里,我们正与这样的混沌正面相逢。没有需求文档、没有原型、没有 SOP,所有业务像雾一样漂浮在同事的脑海。倘若你也身处此境,不妨与我共饮这杯「三无」苦酒,然后一起炼出解药。
一、把自己丢进系统里
1. 全景扫描
先以游客身份走马观花,记录入口、出口、跳转、报错。像侦探一样,给每一处疑点拍照存证。
2. 角色扮演
换上运营、财务、技术三套皮肤,按真实场景跑一遍「缩短-统计-回源」闭环。
每跑一次,都在 Notion 里留下「时间戳 + 动作 + 情绪」三行日志。
3. 二次潜入
把第一次的疑问清单带进第二次体验,刻意触发边界条件:超长原链、恶意跳转、瞬时高并发……
直到系统在你面前褪去所有外衣。
二、把混沌誊写成地图
体验之后,混沌仍只是体感。唯有结构化,才能共享。
• 产品架构图:像俯瞰 suo.run 的卫星图,一眼看清前台、中台、后台的疆域与关隘。
• 功能结构图:把每个按钮、每张报表拆成乐高积木,再按角色重新拼搭。
• 业务流程图:泳道图里,运营、技术、商务三条河流交汇成「短链生命周期」的三角洲。
• 角色权限矩阵:行是角色,列是功能,交叉处写「可见 / 可改 / 可删」,让权力不再暗箱。
三、把孤岛连成大陆
1. 运营是活的业务词典
他们每天与短链客户短兵相接,最懂「为什么有人愿意花 0.3 秒等待跳转」。
一杯咖啡换一小时访谈,把他们的口头禅翻译成 PRD 条目。
2. 技术是比产品更老的产品经理
当代码即文档,git log 就是需求史。
拉着后端架构师在白板前重绘「301 与 302 的抉择」,你会听见历史在耳边呼啸。
3. 竞品是照妖镜
不抄功能,只抄解题思路:
• 别人用 AB 测试决定短链有效期,我们能否用机器学习预测?
• 别人用广告弹窗变现,我们能否用 API 溢价?
照完镜子,记得把镜中花还原为手中剑。
四、把取舍写进基因
资源有限,欲望无边。
在「快缩短网址」的 Roadmap 上,我们用三色标签标记:
红——不做会死;
黄——做了更好;
绿——未来可能。
每周砍一条黄,每月埋一颗绿,让产品呼吸。

五、把不完美当作土壤
没有流程,我们就成为流程;
没有文档,我们就写下第一行;
没有标准,我们就制定第一条。

世界从不缺完美剧本,缺的是敢于在空白处落笔的人。
若你也在无人区踽踽独行,记住:
当一切都不可靠时,你便是唯一可靠的那束光。
——写于 suo.run 凌晨 02:47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