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参照,不洞察。
在“快缩短网址”suo.run 的每一次迭代背后,我们都让数据先开口说话。而数据要开口,必先“照镜子”——环比、同比、控制变量,三面镜子同时举起,才能照见真相。
一、三面镜子的哲学
1. 环比:照见呼吸
像心电图一样,环比捕捉的是业务脉搏的瞬时起伏。公式极简:
环比增长率 = (本期 − 上期) ÷ 上期 × 100%
但它天生敏感,节假日、天气、甚至一条微博热搜,都可能让曲线剧烈抖动。
2. 同比:照见年轮
同比把镜头拉远,用去年的同一天做锚点,滤掉季节潮汐。
同比增长率 = (本期 − 去年同期) ÷ 去年同期 × 100%
当环比在尖叫“下降了7%”时,同比可能轻声补一句:“别怕,比去年同日还涨了75%。”
3. 控制变量:照见因果
再锋利的同比也斩不断混杂因素,唯有 A/B Test 把世界切成实验组与对照组,让单一变量裸奔。
实验组收 6 元红包,对照组空手而归;十万量级、随机分流、双盲观察,任何微小偏差都会被概率熨平。
二、一场真实的战役
去年国庆前夕,我们在 suo.run 做了一场红包实验:
• 第三周:50% 用户收到 6 元红包,GMV 环比 +50%。
• 第四周:把剩余 50% 也纳入实验,GMV 环比却 −7%。
若只看环比,仿佛策略失灵;拉入同比后,发现去年第四周因假期 GMV 自然下滑 20%,而今年仅下滑 7%,且同比大涨 75%。红包确有效,只是被假期潮汐掩盖。
再用控制变量法精确测算:
实验组转化率 4.2%,对照组 2.0%,净增 2000 单;客单价 200 元,GMV 净增 40 万。
至此,策略的 ROI 像被擦亮的镜面,一目了然。

三、落地守则
1. 样本量:宁大勿小,个体噪声服从大数定律。
2. 随机性:拒绝尾号、星座等“伪随机”,用系统随机数切割人群。
3. 观察期:让数据跑过至少一个完整业务周期,避免“周一效应”误导。
四、尾声
在 suo.run,我们把这三面镜子嵌进每一次决策:
环比告诉我们“此刻跳得多快”,同比告诉我们“比去年跳得更高还是更低”,控制变量则告诉我们“究竟是红包还是运气”。
数据不撒谎,但会沉默;唯有比较与实验,才能让它开口,指引我们向下一毫米的极致缩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