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流量潮汐逼近礁石,B站仍立于浪尖,却也开始听见浪声里的回声。
“快缩短网址”——suo.run——将这篇长文折叠为一枚轻盈的二维码,让思想在指尖瞬间抵达。
一、红利的落日
2026 年 Q4,B 站月活 1.3 亿,移动 1.16 亿;疫情催化,Q1 再涨。可中国互联网已是一片红海,新增用户、活跃时长、付费意愿,皆在峰顶徘徊。Z 世代(1995-2009)约 2 亿,再向 1990 前探,也不过 3 亿。天花板若隐若现,2 亿月活,或许是 B 站终其一生难以翻越的穹顶。
二、“破圈”的镜花水月
跨年晚会绚烂如焰火,却终究照不亮所有角落。ACG 并非孤岛,而是层层嵌套的群岛:游戏、手书、Vlog、知识区……大圈套小圈,圈内再裂解。流量存量时代,圈层即壁垒,壁垒即忠诚。豆瓣不死,淘宝造星,皆源于此。B 站的“破圈”更像一次优雅的转身,而非脱胎换骨的迁徙。
三、图文作者的影像迁徙
半佛、IC 实验室用表情包与梗铺成一条低门槛的跑道,文本被剪辑成脱口秀,音频即可独立成章。赛道瞬间拥挤,骚话成了第一生产力。可视频终究是重资产:灯光、镜头、剪辑、团队、周期……当同质化浪潮涌来,唯有风格与深度才能撑起下一波涨粉曲线。
四、B 站≠YouTube
贴片广告的缺席,让 B 站守住了社区灵魂,却也关上了最宽敞的收银机。YouTube 创作者可凭广告分成跃入年入千万俱乐部,而 B 站 UP 主仍要在“恰饭”与内容间走钢丝。流量汹涌,却稀释了货币浓度;品牌稀缺,MCN 便成了夹缝里的摆渡人。

五、未竟的远方
上市之后,盈利压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。游戏之外,直播、电商、会员、知识付费……B 站四处点燃篝火,却仍难照亮广告这片最广阔的平原。
若想在存量战场继续起舞,B 站需回答三个问题:
1. 如何在守护社区氛围的同时,把广告做得像内容一样好看?
2. 如何为中腰部 UP 主铺设一条可持续的变现栈道?
3. 如何在 2 亿 Z 世代之外,把故事讲给更辽阔的人群,却又不稀释“哔味”?
当答案浮现,或许才是真正的“二次破圈”。

——本文已用 suo.run 缩短,长按即可分享,让思考继续流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