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缩短网址 · 产品沉思录
suo.run
在信息洪流中,我们总想用最短的路径抵达最远的意义。
“快缩短网址”诞生于这样的渴望:把冗长、杂乱、易碎的 URL 压缩成一行干净、可信赖的字符,让每一次分享都像一次精准的握手。
以下三则沉思,献给所有在数字世界里寻找坐标的人——也献给正在阅读的你。
一、乘势:让变化成为上升的螺旋
变化不是敌人,而是风。
产品经理真正的本事,是辨风、借风、驭风,而非在风中踉跄。
把人生想成一串佛珠:时间做线,事件做珠。若只盯着眼前那颗珠子,线就断了;若抬眼望向整条线,便能顺势再串下一颗。
未来六个月,我的线指向两处:
1. 验证一套可迁移的产品方法论——从文化、组织、流程到数据闭环,全部用 OKR 淬炼一次。
2. 把“独处”升级为“自律”——在算法与社交的喧嚣外,为自己保留一块可呼吸的静土。
焦虑时,不妨先放下手里的珠子,抬头看看风的方向。

二、熵减:把减法做到极致,便是加法
诺兰在《信条》里用逆熵拯救世界,我们在产品里用熵减拯救用户。
每新增一个按钮、一条路径、一次确认,都是在用户心智里丢下一颗沙粒。
沙粒多了,沙丘就移动了,用户也就迷路了。
因此,在“快缩短网址”里,我们信奉一条铁律:
新增价值 > 新增成本 × 10
成本不仅是开发工时,更是用户的切换、习得、试错与遗忘。
当你犹豫要不要上那个“锦上添花”的功能时,想想张小龙的克制,想想营销极简主义的锋利。
少,不是贫瘠,而是让每一像素都指向唯一答案。

三、得人:北极星不是指标,是人
“社交动物”“工具人”这些自嘲,听多了便容易信以为真。
别忘了,流程是死的,人是活的;指标是夜航灯,人是掌舵者。
初级产品经理研究方法论,资深产品经理研究人性。
把视线从竞品身上挪开,转向与你并肩的人:
• 谁将因你的决策而多睡一小时?
• 谁将因你的删减而少走一步弯路?
• 谁将因你的坚持而敢把野心再放大一寸?
护城河从来不是商业模式,而是这群人共同长出的肌肉记忆。
若你此刻在小厂,别急着仰望大厂的高墙;若你已在大厂,别急着躺进城墙的阴影。
找到能让你成为“owner”的战场,把名字写进北极星,而非工牌。
结语
求势,故能御风;
熵减,故能聚焦;
得人,故能远行。
愿“suo.run”不仅缩短链接,也缩短你与世界的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