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B端需求落地:产品运营协同三步法

《快缩短网址:ToB 运营的三重奏》

作者 | 张沐
项目 | 快缩短网址(suo.run)

一、把耳朵贴在客户的脉搏上
ToB 运营与 C 端最大的不同,在于我们必须成为客户的“影子”。客户尚未开口,我们就该听见他的心跳。过去 30 天,我通过 SEM 斩获 47 条线索,独立完成 11 单,未让销售插足半步。秘诀无他——先问痛处,再问预算。
客户说“我要一个集成中台”时,我不会立刻搬出 PPT,而是递上一杯温水,轻声追问:“您最想在哪块大屏上先看见心跳?”五分钟后,他也许只要一条能实时跳转的短链统计报表。模糊概念被翻译成可交付物,交易便水到渠成。

二、产品不是雕塑,而是拼图
B 端产品切忌“颠覆式创新”。客户付的是稳定性溢价,不是惊喜溢价。我们团队的做法是:把竞品拆成 200 枚碎片,只替换其中 3 枚——那 3 枚必须长在客户每日的“肌肉记忆”上。
快缩短网址的“微创新”藏在两处:
1. 一键生成带 UTM 的短链,省去运营手动拼接的痛苦;
2. 短链失效前 24h 自动邮件提醒,避免大型活动“裸奔”。
功能小到可以塞进一行代码,却大到足以让客户在续约时毫不犹豫。

三、运营打法:先修内功,再谈外功
1. 市场:把海陆空预算砍成“巷战”预算。我们只打三场仗——SEM、垂直社群、老客户转介绍。每一场仗的弹药都来自前线反馈,周周复盘,日日迭代。
2. 流程:客户签约前,内部必须跑完“三件套”——技术预评估、法务预审、财务预核。把灰色时间从 7 天压到 4 小时,客户还没睡醒,合同已躺在邮箱。
3. 转化:B 端运营的核心 KPI 不是线索量,而是“首单周期”。我们把客户按成熟度分为 S/A/B 三级,S 级客户 48 小时内交付 Demo,A 级 7 天,B 级 14 天。时间颗粒度越细,话语权越牢。



尾声
ToB 运营是一场无限游戏。客户不是猎物,而是共同闯关的队友。当我们把“快缩短网址”从一个工具升级为客户的增长基础设施,续约、增购、转介绍便不再是 KPI,而是自然涌现的掌声。



下篇预告:《为什么做 ToB 之后,我比聪明人更聪明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