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信息洪流中,社交赛道早已拥挤成一座看不见尽头的桥。对于「快缩短网址」——suo.run 而言,我们并非再造一座桥,而是为桥上的人递上一把轻盈的折扇,让他们的每一次分享都更短、更快、更优雅。以下,是我们为这把折扇从铸胚到成品的获客叙事,分三段娓娓道来。

一、冷启动:寻找最初的火种
火种不在旷野,而在密林深处。
我们把第一批用户称作「点火者」,数量不求多,但求灵魂共振。与其广撒网,不如先画一张精细的星图:18-25 岁、高校圈层、热衷二次创作、对 URL 美学有洁癖。
具体做法:
1. 潜入「新生星系」——每年 9 月,QQ 群与校园表白墙同时迎来超新星爆发。我们以「学长学姐的创业小实验」身份出现,不推产品,先递故事:
“帮我把 200 字的表白压缩成 6 个字符,敢不敢试?”
一句轻佻的邀请,换来第一批 300 位点火者。
2. 用「接力缩短」小游戏激活他们:谁把链接缩得最短,谁就获得限量数字徽章一枚。游戏即传播,徽章即身份。
3. 建立「火种私享群」,每日只开放 10 个席位,营造稀缺。群内不聊功能,只聊「今天最优雅的 URL 长什么样」。产品被悄悄藏在话题背后,完成 MVP 的第一次心跳验证。
二、调音期:让自然流量开口唱歌
当点火者把折扇扇出了风声,我们要让风声成为旋律。
此阶段的关键词是「自然留存」,而非「烧钱放量」。
1. 渠道选择:
• QQ 空间 KOL「表白墙矩阵」——按学校切片,投放文案只有一句:
“把长情话说短,也是一种浪漫。”
• B 站二创区——与剪辑区 up 主合作,在视频简介里埋 suo.run 彩蛋,观众点击即可领取同款模板。
• 小红书「工具美学」话题——用一张 9 宫格对比图展示「缩短前后」的视觉差异,配文:“让链接也拥有留白。”
2. 数据调音:
不再看虚荣指标,只盯「二次分享率」。若 100 人缩短链接后有 35 人再次分享,则视为旋律合拍。否则,回到产品内部,把「复制按钮」再往上挪 8 像素,把「预览动画」再快 0.2 秒。
3. 节奏控制:
像 Soul 早期那样,克制而漫长。我们给自己设一条红线——日新增不破万,绝不放大预算。让每一次迭代都先通过自然流量的耳朵,再决定是否扩音。
三、全量潮:把折扇卖到每一条季风
当「二次分享率」连续 60 天高于 40%,我们知道风已成潮。
此时,suo.run 不再是一把折扇,而是一场季风。
1. 花钱的哲学:
钱不再是燃料,而是导航仪。我们只做三件事:
• 计算「缩短一次带来的后续点击价值」,得出单用户 LTV;
• 以 LTV 的 70% 作为 CPA 上限,反向筛选渠道;
• 每月做一次「渠道瘦身」,ROI 低于 1 的即刻停投,把预算让给下一阵季风。
2. 渠道全景:
• 应用商店 CPD:关键词只买「短链接」「短网址」「链接美化」三枚钉子,其余全部让给 ASO 自然流量。
• 超级 App 信息流:素材只有一张动图——长链接像毛线越滚越大,suo.run 一把剪刀「咔嚓」变短。3 秒即懂,5 秒即点。
• 线下彩蛋:在高校毕业季,把缩短后的链接印在可撕书签上,贴在图书馆每一本被翻烂的小说里。毕业生扫码即可领取「最后一次校园告白」模板。
3. 商业化前夜:
当「缩短」成为习惯,「品牌定制短链」便是水到渠成的温柔一刀。企业愿为 6 个字符的品牌名付费,用户愿为更优雅的分享体验停留。此时,我们才把折扇彻底展开,让季风带着广告费一起吹向更远的海域。
结语
从火种到季风,suo.run 始终只做一件事:让每一次分享短一点,再短一点,直到短成一句耳语,却能在人海中激起最长久的回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