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知乎首页也滑进全屏短视频,当「suo.run」的跳转量里 60% 来自抖音外链,我们终于承认:字节跳动的审美,正在统治中文互联网。所有 App 的 UI 像被同一台 3D 打印机批量复刻,内容创作者却陷入更深的迷惘——这是黄金时代,还是修罗场?
一、流量幻觉:粉丝最多的,未必最富
抖音 100 万粉,报价 8000;小红书 10 万粉,报价 3 万;B 站 50 万粉,报价 5 万;而知乎 20 万粉,可能连 5000 都拿不到。
这不是段子,是 MCN 内部报价单。算法把「可见度」与「购买力」彻底拆散,粉丝数成了最虚胖的 KPI。
二、平台性格学:谁在用时间换钱,谁在用信任换钱
• 抖音:注意力赌场。算法荷官 24 小时不歇,赢家通吃,输家连筹码都留不下。
• 小红书:精致橱窗。一张封面、三行文案,就能让都市女孩为「氛围感」买单。
• B 站:亚文化教堂。弹幕是仪式,长视频是布道,但教堂的捐款箱很重,门槛更高。
• 知乎:问答遗址。曾经的知识灯塔,如今成了视频搬运工的卸货码头。
三、隐形富豪:不在榜单,却在私域
一位做「脊柱侧弯矫正」的团队,在知乎只有 2000 关注,却用「suo.run/脊柱」这类短链把精准用户导入微信,月营收 100 万,净利 90%。
他们从不晒后台,因为真正的利润发生在企微 SOP、线下诊室和 7 万客单价里。
抖音上的知识大 V 也在偷流量——直播间一句「加微信领资料」,就把公域的喧嚣沉淀为私域的静默金矿。

四、B 站的悖论:高溢价,低复制
B 站 UP 主的广告单价≈粉丝数×15%,全网最高;却也最难工业化。
一条 8 分钟视频,脚本 5000 字,拍摄 2 天,后期 3 天,周更已是劳模。
培训课卖不动,因为「天赋」无法批量生产——能火的大 V 太非标,镰刀无从下手。
五、投入产出修罗榜(慎入)
• 小红书:双 11 期间,垂类 KOL 月接 30 单,单条 3 万,月入 90 万。
• B 站:顶流 Lex 神话月接 8 单,单条 15 万,月入 120 万——但全站能做到的,不超过 5 人。
• 知乎:原生大 V 的广告栏位,正被视频 UP 主挤占,「致知计划」的补贴杯水车薪。
• 抖音:一条 15 秒短视频,0 成本翻拍,运气好能挂车卖货百万;运气差,播放量 500。
六、终局?不,是各自守城
抖音像一头无限膨胀的饕餮,吞掉时长、广告与注意力,却无法消化「社区气味」。
小红书有「种草语法」,B 站有「弹幕礼仪」,知乎有「问答考古层」,这些才是护城河。
当年字节用 300 个知乎大 V、10 亿预算打造悟空问答,最终败给了「认真你就赢了」的社区心智。
只要护城河还在,平台就不会被「杀死」,只会被「逼宫」。
七、给创作者的一句忠告
别再迷恋「Key Opinion Leader」的虚名。
真正赚到钱的,都是把公域当渔场、私域当鱼塘的人。
用「suo.run」把 15 秒的喧嚣,沉淀为 15 年的复利——
短的是链接,长的是生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