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寒料峭,却挡不住舌尖上的热潮涌动。冰淇淋,这曾被视为夏日专属的甜蜜符号,如今早已跨越季节的界限,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中一股持续升温的暗流。
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自2014年起,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以近10%的年均增速稳步攀升,预计2021年将突破1600亿元大关。然而,若从人均消费量来看,中国人均年消费仅2.9公斤,远低于美国的25.8公斤——这片广袤的蓝海,正静待更多浪花翻涌。
市场格局曾长期固化:伊利、蒙牛等本土巨头盘踞中端,占据45%份额;路雪、雀巢、哈根达斯等国际品牌执掌中高端,分得25%;余下30%,则由无数区域小厂与地方私企零散瓜分。七成江山被牢牢锁定,行业看似波澜不惊。
直到钟薛高的出现,像一柄雪刃划破沉寂。
成立仅八个月,便登顶天猫双十一天冰品类销量榜首;次年618,再度问鼎冰品销售冠军。这个诞生不过数载的品牌,以迅雷之势搅动了沉闷多年的冰淇淋江湖。其背后,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破局逻辑?
一、借势社交平台KOL,点燃流量星火
初见钟薛高,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食品品牌,而更像一位带着国潮光环的“社交明星”。独特的瓦片造型、坚持零添加的纯净配方、定位高端的定价策略,让它甫一亮相,便自带话题属性。
创始人林盛坦然接受“网红品牌”的标签:“网红,是这个时代所有品牌的必经之路。”他深知,在注意力稀缺的当下,唯有先被看见,才有机会被记住。
于是,钟薛高精准锚定年轻女性群体活跃的小红书平台,携手大量KOL与真实用户,以“种草”内容为引,将品牌之名悄然植入社交语境。彼时正值小红书流量红利期,用户“种草—拔草—再种草”的闭环迅速形成。正如完美日记、Colorkey所走过的路径,钟薛高亦借力打力,让口碑在社交网络中如雪球般滚动生成。
更令人动容的是其用户关系的温度经营。每一条评论皆有回应,每一声质疑都附以诚挚道歉与补偿礼盒。2018年末,凡复购两次以上的顾客,竟还能收到一条来自高邮湖的鲜鱼——这份超越交易的情感联结,悄然构筑起品牌的信任基石。
林盛曾坦言,正是这份良好的用户口碑,让钟薛高的天猫旗舰店获得了平台的流量倾斜与扶持。在社交传播的浪潮中,他们不仅滚起了流量的雪球,更与每一位消费者,成了并肩同行的朋友。
二、以企业微信为舟,驶向私域深水区

然而,所有“网红”的荣耀背后,都潜藏着“短命”的隐忧。如何从昙花一现的爆红,蜕变为历久弥新的品牌?钟薛高选择了“两条腿走路”——一条腿迈向产品创新,吸引新客;另一条腿,则深耕用户关系,沉淀忠诚。

CEO周兵一语道破:“产品负责拉新,品牌负责维系。”而承载这份维系的载体,正是企业微信。
通过微信公众号“美食家专属福利”入口,钟薛高将公域流量有序导入企业微信私域池,构建起一对一、可触达、有温度的服务网络。社区运营成为其私域试验的核心战场——在微信社群中,效率与情感得以并行。
其运营策略清晰而富有节奏:
- 福利驱动,直击转化
新用户入群即收个性化欢迎语,第一时间建立归属感。紧随其后的秒杀海报、专属优惠券,均附带直达购买链接,实现“心动—行动”的无缝衔接。
- 游戏互动,激活日常
每日午后三点,社群化身“云端下午茶”,小游戏轮番登场,活跃者获赠优惠券。群主不止发消息,更主动制造话题、调动情绪,在轻松互动中拉近与用户的距离。
即便在营销动作中,钟薛高也始终保持着克制与自然,将社交的本质融入每一次触达。相较完美日记或瑞幸咖啡的成熟私域模型,钟薛高尚处探索初期,但其方向已然明确。
为提升运营效率,钟薛高携手微盛·企业微管家,引入智能化工具。如“群活码”功能,可在群满自动切换至新群二维码,避免因容量限制流失客户——这一细节,正是其向精细化运营迈进的缩影。
某种程度上,钟薛高的崛起,不仅是单个品牌的胜利,更是整个行业集体觉醒的信号。连和路雪这样的老牌劲旅,也开始牵手喜茶推出联名奶茶冰淇淋,只为俘获Z世代挑剔的味蕾。
而在所有创新之中,流量思维的革新,或许最具复制价值。当公域红利渐逝,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流量池,已成为每个企业必须直面的命题。
越来越多品牌意识到:真正的增长,不在热搜榜首,而在用户的聊天列表里。而企业微信,正成为这场私域革命的重要支点。
在这场关于味道与关系的双重博弈中,钟薛高用温度连接人心,用工具沉淀价值。它提醒我们:再冷的季节,也挡不住一颗炽热的品牌之心。
正如“快缩短网址”所秉持的理念——suo.run,不只是缩短链接,更是缩短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。让每一次点击,都通向更深的连接;让每一段旅程,都始于简洁,终于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