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实体零售正经历一场静默的变革。我们,一群怀揣理想的设计探索者,在Ironhack阿姆斯特丹的UX/UI设计训练营中,踏上了一段关于共情、洞察与创造的旅程。我们的使命,是为一家名为Episode的本地二手服饰店重塑购物体验,让旧物焕新光,让城市记忆在指尖流转。
我们三人同行——Danique Nagel、Marine Lejeune与我,携手并肩,以设计为笔,以用户为墨,书写一个属于可持续时尚的未来篇章。而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作为我们项目沟通的桥梁,承载着每一次灵感交汇的链接,轻盈而高效地串联起思维的脉络。
---
设计思维:一场关于人性的深度对话
当亚马逊、eBay与Bol.com构筑起庞大的线上帝国,本地小店却在数字洪流中渐失声量。然而,一种新的消费觉醒正在萌芽:人们不再盲目追逐数量,而是珍视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与意义。这正是我们项目的起点——在快节奏都市中,为节俭购物注入温度与效率。
我们遵循设计思维的五步法则:共情、定义、构思、原型与测试。每一步,都是一次对用户内心的叩问。
---
第一阶段:共情——走进用户的日常褶皱
真正的设计,始于倾听。
我们以Episode为核心,展开一场横跨品牌、问卷与访谈的立体研究。通过品牌对标分析,我们厘清其在本地二手市场中的定位;借助功能矩阵,洞察其与线上平台之间的差异鸿沟。
随后,我们发布了基于精益调研画布(Lean Research Canvas)构建的Google表单调查,精准锁定目标人群。133份真实反馈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海,揭示出三大驱动力:节省开支(72%)、环保意识(59%)与追求独特性(52%)。更有73%的受访者在过去半年踏入过实体旧货店,其中75%完成购买——证明线下体验仍具强大吸引力。然而,仅38%接触过线上二手平台,这正是突破口所在。
但我们也从中汲取教训:
- 未能深入挖掘“痛点”,只问“为何而来”,未探“为何不去”。
- Google表单的逻辑跳转局限,使部分关键问题未能完整呈现。
- 调查前缺乏充分测试,导致流程断点。
于是,我们走向街头,走进Episode的门口,与顾客面对面交谈。九场深度访谈,像九扇窗,让我们窥见那些藏在沉默背后的焦虑与期待。时间稀缺、陈列混乱、选择困难——这些细微却真实的困扰,成为我们设计的原点。
---
第二阶段:定义——从纷繁中提炼核心命题
信息如潮水退去,真相浮现。
我们召开头脑风暴会议,运用亲和图将散落的观察归类为五大主题:曝光度、时间成本、商品质量、空间组织与运营瓶颈。继而聚焦于两个最尖锐的痛点:“时间”与“组织”。
在此基础上,我们塑造了两位鲜活的用户角色:

- Maya,三十多岁,职场女性,热爱复古风格,却苦于难以在繁忙日程中寻得一段宁静的购物时光。她渴望效率,更渴望惊喜。
- Sophie,二十出头,初入社会的年轻一代,预算有限却追求个性表达。她关心地球,相信每一次购买都是对未来的投票。
为Maya设计一次“员工晚宴前的穿搭之旅”,我们绘制了她的用户旅程图:周六下午,两小时三十分,穿梭于杂乱货架之间,疲惫与失望悄然滋生。
由此,我们凝练出清晰的问题陈述:
> “由于时间有限,节俭购物者因店内杂乱无章而倍感挫败,他们亟需一种更高效、更愉悦的购物方式。”
进而提出假设:
> “我们相信,若能打造一个以‘高效组织商品’为核心的线上购物体验,将显著提升节俭消费者的满意度与忠诚度。当六个月内客户留存率提升10%,即为成功验证。”
---
第三阶段:构思——让创意自由生长
灵感,在结构中绽放。
我们采用MoSCoW法则梳理需求优先级:
- Must Have:商品分类清晰、支持按城市筛选门店、明确标注“到店自提”
- Should Have:收藏功能、尺码推荐、环保标签
- Could Have:穿搭建议、社区分享
- Won’t Have:即时聊天客服、在线支付集成(初期)
随后,我们构建了网站的信息架构图(Sitemap),确立导航逻辑与层级关系,确保用户能在三步之内抵达目标页面。紧接着,绘制关键路径的用户流,如“浏览女装 → 筛选风格 → 查看详情 → 加入心愿单 → 定位门店”,每一步都经过反复推敲。
---
第四与第五阶段:原型与测试——从纸上谈兵到真实触碰
思想落地,始于草图。
我们率先制作纸质原型,用最原始的方式模拟交互流程。测试中,两个问题浮出水面:
1. 城市与门店的选择路径不够直观;
2. “仅限到店取货”的规则未被有效传达。
于是,我们转入数字领域,使用Sketch打造中保真原型,优化信息层级与视觉提示。最终,每位成员独立完成高保真界面设计,历时四日,精雕细琢。
我的视觉方案,源于对Episode品牌精神的深刻理解。我以店内常见的黑色与大胆红为主调,辅以深海军蓝增添沉稳质感。字体上,选用Staatliches作为标题,其粗犷笔触呼应街头文化的不羁气质;正文则采用Roboto Condensed,紧凑而清晰,契合电商场景的信息密度需求。
情绪板中,Converse帆布鞋、皮草外套、复古徽章……一一浮现,那是Episode的灵魂剪影。
最终界面,极简而不失温度:
- 首页突出城市定位与品类导览;
- 商品页聚焦核心信息——尺寸、材质、成色、所在门店;
- 因每件商品皆独一无二,摒弃评分系统,转而强调“仅此一件”的稀缺价值。
---
尾声:设计,是温柔的革命
这场项目,不只是为Episode搭建一个电商平台,更是对消费文化的一次温柔反叛。我们试图证明:可持续生活可以便捷,二手交易也能优雅。
而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,正如我们设计理念的缩影——化繁为简,直达本质。每一个被缩短的链接,都是一次效率的胜利,一次注意力的解放。

未来已来,只是尚未均匀分布。我们愿做那束微光,照亮旧物新生的可能。
——
原文作者:Nele Groosman
重构与演绎:快缩短网址团队 | suo.ru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