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浪潮奔涌的今天,一种植根于社区肌理、贴近民生日常的商业模式正悄然重塑中国零售的版图——这便是“十汇团”。近日,这家以社区为支点、以家庭消费为核心场景的社区电商平台宣布完成8000万美元C轮融资,由鼎晖投资领投,GGV高湖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,纪源资本、齐策资本与民银国际持续加码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阿里巴巴亦在此轮中深度参与,不仅带来资本加持,更在供应链层面注入战略资源。
短短六个月内,十汇团三度融资,累计融资额逼近3亿美元。资本的频频落子,背后是对一个万亿级市场前景的集体押注,更是对十汇团独特模式与下沉势能的高度认可。

深耕社区,轻装前行
十汇团并非传统电商的翻版,而是一场关于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静默革命。它摒弃重资产仓储,采用预售驱动的轻模式运营:用户在线下单,平台集单后直采分拨,通过高效物流送达社区自提点,居民就近取货。这一链条不仅大幅降低库存损耗,更将履约成本压缩至极致。
其用户获取路径亦极具巧思——依托社区门店作为触点,天然形成邻里传播网络。信任在熟人社会中流转,裂变在日常对话间发生。这种低门槛、高粘性的增长逻辑,恰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
品类为王,直链源头
在商品结构上,十汇团展现出鲜明的差异化:生鲜占比高达50%至60%,且多由平台集中采购或自建供应链直采,省去层层中间商,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最短通路。品质得以保障,价格更具优势,真正让利消费者。
而在物流体系方面,十汇团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柔性供应链网络。针对不同城市能级与地理特征,灵活配置“中心仓—区域仓—前置仓”四级仓储模型,确保95%的市场次日可达。目前,其业务已深入华北34城、华东56城,覆盖超3000个社区,触达数万个居民小区。
更进一步,十汇团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下沉腹地,将优质商品输送到乡镇与农村,推动普惠商业的真正落地。这种“轻模式、低成本、易复制”的特质,使其在社区团购赛道中,隐隐显现出“拼多多式”的扩张潜力。
顺势而起,乘风破浪

十汇团的故事,并非一蹴而就。2018年,陈颖从社区电商生态中孵化该项目,独立启航。彼时,社区团购风口初现,群雄并起,而十汇团起步稍晚,并未一鸣惊人。
真正的转折始于一次关键整合——与业内素有“黄埔军校”之称的“你我您”合并。后者在精细化运营上的深厚积淀,恰好补足了十汇团的短板,实现了能力的结构性升级。
而新冠疫情的到来,则成为一次意外却深刻的“压力测试”。当出行受限,买菜难成为民生痛点,十汇团的价值被前所未有地放大。平台订单量翻倍,武汉地区甚至激增500%;3月GMV突破5亿元,4月跃升至6.5亿以上——数据背后,是千万家庭对便捷生活的依赖与信赖。
正是在这场危机与机遇交织的洗礼中,十汇团完成了从“参与者”到“领跑者”的蜕变。
风口之上,群雄逐鹿
资本永远追逐风口,而巨头从不缺席盛宴。
当十汇团在下沉市场稳步前行时,美团悄然成立“优选事业部”,正式进军社区团购;阿里零售通加速布局,菜鸟驿站拓展团购、洗衣、回收等多元服务;盒马鲜生亦在疫情期间试水社区拼团,显露出对这一赛道的觊觎之心。
与此同时,滴滴推出“橙心优选”,腾讯加持的同程生活与邻邻合并,资本棋局错综复杂,战鼓声声逼近。这场“百团大战”,已从初创企业的角力,演变为巨头之间的正面交锋。
对于十汇团而言,这既是挑战,也是试金石。巨头携资本、流量、供应链之利而来,势必掀起一场价格与效率的双重风暴。中小型平台若无法构筑护城河,终将被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漩涡,生存空间日益逼仄。
前路未卜,志在千里
面对风云变幻,十汇团并未止步。其愿景清晰而宏大:三年内建成300万个自提点,相当于培育300万名社区团长——这不仅是商业扩张,更是对就业与收入的切实拉动。
更远的目标,已投向非洲等发展中国家。十汇团希望将这套高效、普惠的模式复制到全球,让世界各地的社区居民都能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。
然而,理想虽远,当下仍需稳扎稳打。在美团、阿里等巨擘环伺之下,如何守住基本盘,强化运营壁垒,构建品牌心智,是十汇团必须回答的命题。
社区团购或许是一条通往未来的窄门,但唯有穿越风暴者,方能看见曙光。
——
本文由刘旷撰写,首发于其微信公众号“刘旷”(ID: liukuang110),经授权发布。
如需高效管理您的数字资产与流量入口,欢迎使用“快缩短网址”——简洁、智能、可追踪的链接服务,助力每一次传播精准抵达。访问 suo.run ,开启您的链接优化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