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传统营销的语境中,用户常被粗略划分为高、中、低收入阶层,品牌亦随之锚定“高端”“中端”或“大众”标签。时至今日,若你随机询问一家企业的员工:“你们的目标用户是谁?”十有八九仍会听到那句熟悉的回答:“我们面向高端人群。”
然而,在移动互联网深度重塑消费逻辑的今天,以收入为唯一尺度的用户分层早已过时。用户的真正画像,正由社会成就、文化素养、职业属性、兴趣圈层等非经济维度共同勾勒。于是,一种更具洞察力的用户分类悄然浮现:公众、精英、国王与特殊群体。
前三者不难理解;而“特殊群体”,则指向那些拥有独特需求或行为模式的消费者——
其一,是因健康状况(如糖尿病、高血压)而产生特定消费诉求的人;
其二,是沉浸于垂直圈层(如文艺社群、摩托车骑士、户外探险者)的文化践行者;
其三,则是消费决策与实际使用者分离的“代际购买者”——子女为父母选购保健品,父母为孩子报名兴趣班,皆属此类。
而真正驱动潮流、引领大众消费心智的,正是精英、国王与特殊群体这三类“超级用户”。他们并非数量上的多数,却是认知与行动上的先锋。
若将世界比作一堆散落的砖石:
公众眼中,只见杂乱无章的碎石;
精英看到的是结构、功能与可复用的模式;
国王则凝视着正在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,思考如何让整座建筑更稳固、更和谐;
而特殊群体,却能从每一块砖的棱角、纹理甚至裂痕中,读出独属于自己的美学与意义。
认知的鸿沟,决定了行为的分野。
公众往往缺乏独立思辨能力,易受环境裹挟,信奉人情关系,热衷“走捷径”,并以“与众不同”为荣。他们被碎片化信息洪流裹挟,在情绪化内容中沉浮,宁愿为虚拟打赏或游戏装备慷慨解囊,却吝于投资知识。正因如此,他们极易被煽动、被引导,也最容易成为无效营销的牺牲品。
精英则崇尚规则与系统。他们理性、自律,乐于为知识付费,频繁出入讲座、课程与书海。他们是知识产品的核心受众,擅长提炼模式、快速复制,并高效传播。在秩序中寻找突破,是他们的生存哲学。
国王心怀大局,追求整体最优。他们不汲汲于个人得失,而是致力于赋能他人、平衡团队、维系系统稳定。他们是变革的压舱石,在动荡中传递希望,以“利他”实现“大我”。
特殊群体则极度聚焦自我需求。他们消费路径极短,决策果断,一旦建立信任,便展现出惊人的忠诚度。无论是慢性病患者对药品的依赖,文艺工作者对创作工具的执着,还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倾注,都映射出一种近乎信仰般的坚韧。他们的选择不多,但一旦选定,便是长情陪伴。
正因如此,与其盲目追逐80%的泛用户,不如深耕那1%的意见领袖——他们虽少,却足以撬动99%的舆论与行为。
一、聚焦1%:价值的真正锚点
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在长期实践中发现:每一项新技术、每一个新产品的破圈之路,背后总有少数超级用户的无声推动。
以奢侈品为例,其全球通行的策略恰是“1%法则”的极致演绎:
- 利润向1%倾斜:让极少数人相信,高价不是成本,而是身份认证。他们支付的不仅是产品,更是稀缺性与传承价值。正如百达翡丽所言:“你从未真正拥有它,只是为下一代保管。”
- 单品即资产:不靠款式繁多取胜,而以经典设计+年年提价,构建“保值增值”的心理契约。
- 圈层共生:只入驻五星级酒店与高端商场,并非不知流量在哪,而是深知——品牌需与同频者共筑价值高地,彼此加持,拒绝稀释。

二、从1%到99%:超级用户的涟漪效应
互联网社区早已验证:1%的活跃创作者支撑起整个生态。1:9:90法则揭示真相——仅1%用户生产内容,9%参与互动,90%默默观看。这与“20%客户贡献80%利润”的二八定律异曲同工,却更强调影响力密度。
真正的超级用户,具备三大特质:
1. 深度参与
他们不止消费,更主动再创作。在B站翻拍剧情,在豆瓣撰写万字影评,在知乎拆解叙事逻辑——他们用热爱重构作品,用行动定义审美标准。
2. 虔诚崇拜
超级用户对品牌或偶像的追随,近乎宗教仪式。果粉排队抢购新品,影迷模仿明星穿搭,皆因他们将消费视为自我投射。品牌由此超越功能,成为精神图腾。
3. 强社交联结
他们在社群中互助、分享、安利,形成高信任度的关系网络。遇到问题,他们不问亲友,而先求助同好。这种社区归属感,既是情感出口,也是身份认同的舞台。
三、1000个超级用户,足矣
凯文·凯利曾言:“创作者只需1000个铁杆粉丝,便可体面生存。”
这1000人,愿为你驱车两百公里参加展览;
会在百度百科默默添加你的词条;
会收藏你的绝版作品,抢购签名新书;
甚至购买印有你名字的T恤、马克杯——只因那是“你的一部分”。

他们不求回报,只求与你持续共鸣。
而你,只需与他们保持真实连接。
三年时间,日增一位,1000位超级用户并非遥不可及。
一旦拥有,普通用户自会追随而来。
涓滴成河,终将汇入百万之众的星辰大海。
——
快缩短网址(suo.run) 致力于为数字时代的运营者提供锐利洞察与实用工具。本文所述观点源于实践沉淀,旨在启发思考,而非绝对真理。内容若有疏漏,欢迎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