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世纪之交,SaaS(Software as a Service)模式悄然萌芽,并于2010年前后逐步登陆中国市场。伴随互联网浪潮的席卷,至2015年,国内SaaS厂商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——彼时,市场上至少活跃着五千余家SaaS企业。
在此之前,传统软件公司普遍采用“一次性买断 + 后续维护费”的盈利模式;而SaaS则以年费订阅制为核心,将收入重心从单次交易转向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深耕。尽管二者最终目标皆指向服务客户业务系统,但其关注维度与运营逻辑却大相径庭。
传统软件交付往往止步于项目验收,即便涉及长期实施,也多在数年内告一段落;而SaaS的真正旅程,恰恰始于客户签约之后——唯有持续赋能、深度陪伴,方能在客户使用周期中不断收获续费与增购。
无论传统软件还是SaaS,都无法绕开实施、交付与应用这一核心链条。常有朋友问我:传统软件实施与SaaS实施究竟有何不同?为何许多公司的“客户成功经理”仍在做实施工作?实施顾问、软件实施与客户成功之间,是否存在演进关系?又该如何完成从“交付软件”到“成就客户”的跃迁?
在此,分享我对这一转型路径的三层思考。
---
一阶跃迁:从被动交付到主动陪伴
传统软件实施,聚焦于产品功能的部署与验收,核心目标是“完成交付、收回尾款”。一旦系统上线,若客户不再主动反馈问题,实施团队便鲜少介入。
而SaaS的客户成功,则始于交付,却远不止于此。它要求团队主动触达客户,洞察其使用痛点,评估产品是否真正助力降本增效,并以此驱动续费或扩容。更重要的是,客户成功需持续收集一线反馈,反哺产品迭代,同时提炼可复用的成功案例,形成方法论,赋能更多客户。
这不仅是角色转变,更是服务理念的升维——从“把软件装好”到“帮客户用好”。
---
二阶跃迁:从功能交付到价值输出
若以家装为喻,三者差异昭然若揭:

- 实施顾问如同设计师,提供全屋装修方案,帮助客户判断哪家服务商能满足需求;
- 软件实施如同施工队,交付一套精装修房,但软装、家电、生活动线仍需客户自行填充;
- 客户成功则如全屋定制管家,不仅交付拎包入住的完整空间,更持续跟踪居住体验,确保舒适度,并在客户产生新需求时,自然引导其升级或复购。
本质上,这是产品价值传递能力的递进:
实施顾问输出可行性,软件实施交付功能性,客户成功兑现业务价值。
真正的客户成功,不是让客户“能用”,而是让客户“愿用、常用、离不开”。

---
三阶跃迁:从服务执行到行业共谋
欲与客户平等对话,必先成为其所在领域的“半个专家”。唯有理解客户的业务逻辑、行业痛点与发展诉求,才能实现同频共振,进而将其他客户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可迁移的解决方案。
试想:若交付的“精装修”不符合预期,客户大可拆掉重来;但对企业而言,放弃一套高价采购却无法落地的系统,意味着退回低效的手工时代——这正是数字化转型中最沉痛的失败。
究其根源,八成以上的低续约率,源于“客户画像错配”——产品未卖给真正需要它的人。无论是作为替代方案、补充工具,还是开创性引擎,产品的定位必须清晰。若强行将不具备替代能力的产品塞入核心业务场景,纵使销售、实施、成功团队倾尽全力,亦难逃事倍功半之困。
因此,客户成功人员不仅需精通产品,更需深耕垂直行业,方能打动决策者(为战略买单)、说服需求方(为方案买单)、赢得使用者(为效果买单)。
---
从软件实施到客户成功,绝非仅是部门更名或流程微调。这是一场从“交付代码”到“交付结果”、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共成长”的深刻变革。
传统软件厂商若忽视此趋势,终将面临客户流失加剧、价值感知薄弱的困境;而SaaS企业若仅将“客户成功”视为售后部门,则永远无法释放订阅经济的最大潜能。
愿每一位躬身入局者,都能踩稳这三块跳板——
在成就客户的同时,亦完成自身专业价值与职业格局的跃升。
> 本文由「快缩短网址」(suo.run)特别呈现,致敬所有在SaaS征途上探索客户成功的先行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