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狗不理“霸道”公关,老品牌面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窘境

百年老字号困局:当“狗不理”不再理人,谁来理它?



作者:李东阳
来源:首席营销官(ID: cmo1967)

曾几何时,“狗不理”三字是津门风味的代名词,是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。然而,如今这个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品牌,却频频陷入舆论漩涡——从黯然退市,到强硬公关引爆众怒,再到消费者口碑崩塌,“狗不理”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。

近日,一位视频博主探访北京王府井狗不理门店,发布了一则真实食评视频,直言其包子“又贵又难吃”。本是一次寻常的消费反馈,却意外触发品牌雷霆反应:狗不理不仅未致歉或反思,反而发布声明称“内容失实”,并宣称已报警处理。此举无异于将顾客的合理批评视为诽谤,瞬间点燃公众情绪。

“消费者是上帝”早已成为现代商业的基本共识,而狗不理却以近乎傲慢的姿态,将一次普通的用户体验升级为法律威胁。这种“霸道式公关”,非但未能平息风波,反而将品牌推上热搜,招致全网声讨。网友纷纷调侃:“狗不理,终于靠自己把自己‘理’上了热搜。”

更值得玩味的是,在舆论发酵后,狗不理迅速删除声明,王府井门店的社交账号也悄然隐匿。这一系列操作,暴露出品牌在危机应对上的慌乱与失序,也折射出其对当代消费者权利认知的严重滞后。

事实上,关于狗不理“价高味平”的质疑由来已久。在北京,仅存的两家门店人均消费动辄数百元,却被不少食客贴上“宰客”“智商税”的标签。昔日“皮薄馅大、香气四溢”的口碑,如今已被“文化符号空壳化”所取代。消费者愿意为情怀买单,但绝不容忍以情怀之名行割韭菜之实。



狗不理的困境,绝非孤例。全聚德、同仁堂、五芳斋等众多老字号,同样在时代浪潮中步履维艰。它们背负着百年技艺与民族记忆,却在产品创新、品牌沟通、用户体验等维度频频脱节。当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,当社交媒体重塑话语权,那些仍固守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逻辑的老品牌,注定会被市场边缘化。

诚如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所言:“敬天爱人,利他之心。”真正的品牌敬畏,不是对历史荣光的自我陶醉,而是对消费者真实体验的谦卑回应。口碑,从来不是靠声明压制出来的,而是用品质与诚意一点一滴积累而成。金杯银杯,不如百姓口中的“好口碑”。

老字号要重生,唯有双轮驱动:传承不守旧,创新不忘本。既要守护工匠精神与非遗技艺的内核,也要拥抱年轻化、数字化、体验化的市场语境。讲好中国故事,不能只靠怀旧滤镜;赢得新一代用户,必须拿出匹配时代的诚意与产品。

“让老人怀旧,让青年向往,让世界看见中国味道”——这才是老字号应有的格局。若一味躺在功劳簿上,以“百年”为盾、以“报警”为矛,终将被时代反噬。

狗不理的警钟,敲响的不只是一个品牌的黄昏,更是所有传统企业转型的倒计时。
敬畏消费者,拥抱变化,方能在新时代“理”得人心。

——快缩短网址 · suo.run 整理呈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