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缩短网址 · suo.run | 深度观察:茶颜悦色的冬日困局与破局之道
11月10日,素有“奶茶界海底捞”之称的网红品牌茶颜悦色,悄然在长沙暂时关闭87家门店。这已是其2023年第三次集中闭店。面对舆论关切,品牌方坦然回应:“密度过高的区域临时调整属常态,我们已备最坏打算,仍怀最好希望。”
当新茶饮赛道步入凛冽寒冬,这个曾以国风美学与极致体验俘获千万人心的品牌,能否穿越周期、守得云开?
---
从街角小店到城市符号:一场草根逆袭的叙事
2013年冬,长沙黄兴南路一条不足30平方米的狭小铺面里,茶颜悦色悄然启幕。彼时无人预见,这家籍籍无名的本土茶饮店,竟会成长为一座城市的味觉图腾。
它未曾盲目扩张,仅深耕长沙、武汉、常德三城,却凭借“区域稀缺性”策略,意外点燃消费热情。本地人视其为身份认同,外地客则将其当作必打卡的“长沙限定”。机场、高铁站内,酱鸭失宠,茶颜悦色反成最受欢迎的伴手礼——有人甚至将温热的奶茶裹进保温袋,跨越千里只为分享一杯“湘式浪漫”。
至2020年中,长沙一地门店已达225家。步行街十字路口五店林立,美食街两侧左右对望,“密集布点+黄金地段”的打法,使其在有限资源下最大化声量,迅速跃升为现象级网红品牌。

---
差异化即护城河:国风美学与产品力的双重奏
茶颜悦色的爆红,绝非偶然。
其一,是视觉与文化的精准锚定。产品命名取自古诗词意——“幽兰拿铁”“声声乌龙”,杯身绘以水墨丹青,连门店设计都融入活字印刷、桃花源记等东方意象。这种沉浸式的国风体验,不仅满足年轻一代对“美”的本能追逐,更赋予饮品社交货币属性——拍照、发圈、打卡,一杯奶茶成为情绪表达与身份展演的载体。
其二,是扎实的产品根基。拒绝植脂末与香精粉,坚持使用鲜奶与原叶茶,确保每一口皆有茶香回甘。价格亲民(15–20元区间),品质却不妥协,由此构筑起高复购率与强用户黏性。
更难得的是,品牌持续迭代:方寸桃花源概念店、非遗联名快闪、节气限定新品……创意不断注入,使“新鲜感”成为常态,而非昙花一现的流量泡沫。
---
密集布局的双刃剑:红利退潮后的战略反思
然而,曾助其腾飞的“高密度开店”模式,在疫情反复与消费疲软的双重夹击下,骤然显露出脆弱一面。
客流锐减、租金压力、人力成本——昔日繁华商圈如今门可罗雀。三次集中闭店,实为断臂求生的理性抉择。茶颜悦色坦言:“活得不太好是肯定的,但心态依然积极。”团队正加速向株洲、岳阳等周边城市渗透,并稳步推进长沙社区新店,目前仍有近500家门店正常运营。
这一轮收缩,或许正是战略转型的序章:从“区域垄断”走向“稳健外拓”,从“流量依赖”转向“效率优先”。
---
新茶饮的凛冬:丛林法则下的生死竞速
据《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》预测,2023年行业门店将突破50万家,市场规模逼近1428亿元。然而,繁荣表象之下,危机四伏。
奈雪的茶发布盈利预警,全年或将由盈转亏;蜜雪冰城、COCO、茶百道等接连陷入食品安全风波;消费者日趋理性,不再为“颜值”买单,而更关注健康、性价比与品牌信任。
在此背景下,头部品牌纷纷求变:奈雪试水咖啡与微醺酒饮,喜茶布局零售百货,蜜雪冰城下沉县域市场……单一产品线已难维系增长。
茶颜悦色若想突围,必须打破“长沙特产”的地域标签,以标准化供应链、数字化运营与跨区域品牌认知,完成从“网红”到“长红”的蜕变。
---
春天尚远,但光已在路上

“我们还在等待春天的盛开。”茶颜悦色在公告末尾写道。
寒冬虽冷,却未必致命。真正决定生死的,从来不是外部环境,而是内生韧性与进化能力。若能借此次闭店之机,优化模型、打磨内功、谨慎外扩,那么今日的蛰伏,或将成为明日全国化布局的坚实跳板。
毕竟,一杯真正贴近大众、兼具文化温度与产品诚意的好茶,不该只属于一座城,而应抵达更多人的掌心。
正如我们在 快缩短网址(suo.run) 所信奉的理念:再复杂的路径,也能被简化;再漫长的旅程,终将抵达终点。
茶颜悦色的故事,尚未终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