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抖音电商内卷的退路

在抖音电商早已告别“野蛮生长”黄金期的今天,蓝海迅速退潮、红海汹涌内卷,已成为行业共识。曾经靠简单粗暴卖货就能轻松盈利的时代一去不返——平台规则日趋严苛,流量成本节节攀升,尤其在服装、美妆等泛品类赛道,竞争之激烈几近白热化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机会已尽;恰恰相反,抖音电商相较于传统货架式电商,依然蕴藏着巨大的结构性增长红利。关键在于:如何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,以差异化突围?答案清晰而坚定:打造IP,尤其是具备销售转化力的KOS(Key Opinion Sales)型IP。



所谓KOS,即“关键意见销售者”,是集专业度、信任感与带货能力于一身的内容创作者。不同于KOL的高高在上或KOC的零散种草,KOS以“内行人”身份切入,既懂产品底层逻辑,又深谙用户心理,更掌握销售闭环技巧——其内容不仅“种草”,更能高效“拔草”。而在所有KOS形态中,老板/主理人IP最具天然优势:他们手握供应链命脉,深谙行业痛点,拥有达人难以复制的专业积淀与决策效率。正如那位温州皮鞋厂老板,凭借“专注中高端牛皮鞋匠人”的人设,30天斩获超两千万销售额;又如美妆领域的@骆王宇,单条视频带货破千万,30次播放即促成一单成交——这正是KOS模式威力的最佳注脚。

那么,企业该如何系统孵化自己的KOS?实操路径可拆解为三大核心步骤:



其一,精准锚定人设与内容定位。
人设并非刻意“扮演”,而是真实自我的聚焦与放大。首先需深入竞品调研,借助蝉妈妈、飞瓜等工具,筛选出行业内具有强老板IP属性的成功账号,从短视频风格、直播间话术、排品策略到用户互动方式,进行多维拆解。例如某香水品牌创始人,通过“风流而不油腻的制香人”人设,以男性视角演绎女性用香场景,在暧昧与专业间精准拿捏用户情绪。继而反观自身,梳理四大标签维度:专业标签(如行业资历、技术壁垒)、爱好标签(与主业关联的兴趣)、性格标签(鲜明个性增强记忆点)、缺陷标签(适度暴露小瑕疵以拉近距离)。最终将外部洞察与内在特质融合,形成独特且可持续的人设组合。

其二,精细化包装账号形象。
抖音主页是IP的第一张名片。命名应遵循“易记+关联+传播”原则,如“XX品类+身份”结构;头像须简洁具象,避免远景或杂乱背景,强化视觉符号感;背景图则需在1125×633像素框架内,将核心信息置于中央可视区,风格与整体调性统一;简介务必直击三点:“我是谁?卖什么?为何信我?”并规避敏感词以防限流。此外,完善性别、地区等基础信息,绑定手机号及第三方账号,严格遵守“一人一机一卡”运营规范,避免因设备混用被误判为营销号。

其三,系统化规划内容矩阵。
内容是IP的生命线,必须与人设高度咬合。短视频可围绕人设故事、产品深度解析、直播预告及高光切片展开,比例建议根据团队产能动态调整;直播间则需延续短视频语境,强化专业讲解与情感共鸣。尤为关键的是——一致性:从选题到话术,从视觉到节奏,所有输出都应服务于同一心智定位。唯有持续、稳定、聚焦的内容灌溉,才能在用户心中筑起信任护城河。

归根结底,在流量红利消退、产品同质加剧的当下,IP已非锦上添花,而是生死攸关的战略资产。而KOS模式,正为商家提供了一条将专业力、人格力与销售力熔铸一体的破局之道。与其在价格战与投流战中疲于奔命,不如沉心打造那个“不可替代的你”——因为用户终将为信任买单,而信任,只属于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辨识度的IP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