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疯狂的直播到陌陌这里,为什么突然不香了?

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,曾有一款名为“陌陌”的应用,以陌生人社交为起点,迅速崛起为中国开放社交平台的代表。它兼容iPhone、Android、Windows Phone,并深度整合微信、微博、QQ、YY、MSN等主流通讯工具,构筑起一张覆盖广泛的移动社交网络。其初心朴素而动人——借助技术之力,让人在指尖之间邂逅身边的美好与新奇,连接那些本该相遇的人。

然而,当直播经济如野火燎原般席卷整个行业,陌陌却似被时代悄然绕过,未能分得一杯羹。

回望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,陌陌净营收录得38.683亿元,同比下滑6.8%;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仅为4.564亿元,跌幅高达37.63%。这已是连续两个季度营收负增长。其中,曾经撑起半壁江山的直播服务收入为26.029亿元,同比下降16%。彼时,抖音、快手、微视等短视频平台正借直播东风扶摇直上,淘宝直播更将全年GMV目标从220亿狂飙至5000亿。百度、网易、微博、携程纷纷加码入局,唯独陌陌,在这场盛宴中显得格格不入。



事实上,陌陌并非未曾辉煌。2016年,它成功从社交平台转型为直播巨头;至2019年第四季度,直播业务贡献了总收入的72%,全年直播收入突破120亿元。但盛极而衰,往往只在一念之间。

一、风向已变:娱乐退潮,带货当道

中国直播走过十余年,从秀场到打赏,再到如今的“万物皆可播”,业态早已天翻地覆。2020年,李佳琦、薇娅等电商主播日销破亿已成常态,丁磊、董明珠、罗永浩、刘涛等名人纷纷下场带货,流量与销量在此刻无缝对接。带货直播直指商业本质——转化与成交;而娱乐直播则依赖用户情感投射与打赏,天花板显而易见。

主播逐利而行。当抖音、快手、淘宝能提供更丰厚的变现路径,优质内容创作者自然流向高回报之地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0年6月,娱乐直播月活用户仅8670万,同比下滑16.6%。用户与主播的双重流失,令陌陌的直播生态日渐枯竭。

反观映客,同期直播收入逆势增长53.5%,达21.65亿元。同为娱乐直播平台,命运却截然不同——陌陌困于旧模式,映客则在垂直场景与产品迭代中觅得生机。

二、错失赛道:无缘游戏直播蓝海

与此同时,另一片直播沃土——游戏直播,亦与陌陌擦肩而过。2020年,虎牙与斗鱼合计营收超155亿元,腾讯更推动二者合并,意图垄断这一近200亿规模的市场。游戏直播虽门槛高、专业性强,却拥有高度粘性的用户群体与清晰的商业化路径。

陌陌虽涉足游戏业务,但2020年Q2移动游戏收入仅1160万元,同比腰斩。其主App缺乏游戏基因,探探亦难承载此重任。若强行切入,势必要直面腾讯这座巨山——而后者游戏业务占总营收三分之一,护城河深不可测。陌陌既无资源,也无决心,终与这一增量市场失之交臂。

三、孤注一掷:过度依赖主App,新业务未成气候



更深层的危机,在于对陌陌主App的严重依赖。截至2020年6月,其月活用户为1.115亿,较去年同期不增反降。在微信、QQ等熟人社交的挤压下,陌生人社交的增长早已触顶。用户需求虽存,但替代品众多——新一代用户或许不再需要“下一个陌陌”,而是直接奔向抖音或小红书。

尽管自2019年起,陌陌陆续推出赫兹、看、眼睛、芒西、莫多多等十余款新产品,试图开辟第二曲线,但成效寥寥。七麦数据显示,表现最佳的“赫兹”在App Store近三月下载量仅125万,安卓端累计不足百万;其余产品更是寂寂无名。新业务尚在襁褓,远未成为现金牛。

唯一亮点是探探——其Q2净收入同比增长81.7%,达5.172亿元。然而,探探的高增长尚不足以弥补主App 13.6%的收入下滑。唐岩坦言,团队正聚焦长期战略,“探索直播业务测试取得重大突破”。但现实是,转型之路漫长,而市场从不等人。

截至2020年3月,陌陌全公司仅2344名员工。轻盈的组织结构曾是其敏捷优势,如今却也成为抗风险能力薄弱的隐忧。

当风口转向,固守旧船者终将搁浅。陌陌的故事,是一曲关于转型、错判与时代洪流的挽歌。它曾站在浪尖,却未能驾驭下一波浪潮。而在这瞬息万变的数字世界里,没有永恒的王者,只有不断进化的幸存者。

——
本文由郭静撰写,首发于微信公众号「郭静的互联网圈」。
(注:本文内容旨在梳理行业现象,不代表对任何企业价值的评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