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的强者,于危局中破茧;每一次风暴,皆孕育新王。
2020年,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重塑了商业图景——直播电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薇娅在直播间卖房、卖火箭;罗永浩高调进军抖音,“交个朋友”;李佳琦一次缺席竟登顶热搜……KOL的一举一动,牵动全网神经。
然而喧嚣之下,本质从未改变:无论风口如何轮转,消费者最终回归商品本身——质优价廉,才是永恒法则。
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31日发布的报告印证了这一点:决定购物的核心因素,是产品的性价比与价格折扣。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指出,当前局势堪比2003年非典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叠加。社会的主要矛盾,已演变为“报复性消费”的渴望与“口袋空空”的现实之间的张力。
于是,理性消费成为共识——降低欲望、精打细算、拒绝非必要开支。而在这片冷静的土壤中,超平价品牌迎来了历史性机遇。
---
现实:没有报复性消费,只有报复性储蓄
疫情重创全球经济,收入缩水、失业攀升,消费者捂紧钱包。此时,几乎所有平台与品牌都在以“秒杀”换现金流。历史早已证明:经济下行期,恰是超级平价品牌崛起之时。
日本“失去的十年”中,优衣库逆势扩张;美国零售传奇TJX在萧条中悄然称王。越是艰难时刻,高性价比的商品越受青睐。
麦肯锡《2020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》显示,60%的受访者希望“把钱花在刀刃上”。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尤为精明——从追逐大牌转向追求实用与价值。炫耀性消费退潮,理性主义回归。

财经评论家叶檀直言:特殊时期,正是超级平价品牌乘势而上的黄金窗口。因为总有用户需要性价比,平价市场永不枯竭。
---
法宝:现金流为王,性价比为刃
现金流,是企业穿越寒冬的生命线。当交易变得稀缺,唯有低价能撬动购买,唯有交易能生成现金流——此时,现金流远胜利润率。
名创优品深谙此道。2020年2月,其营业额暴跌95%,却果断宣布大幅降价:95%以上商品定价不超过29元,新品价格下调20%-30%。这一“优质低价”战略,助其在全球近100国开出4200余家门店。
但低价不等于低质。董事长叶国富强调:“如今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,消费者更看重成本效益。”为此,名创优品正通过精细化运营与供应链升级,打造更具普适性的高性价比产品。
与此同时,数字化与“到家能力”成为生存刚需。嘉御基金创始人、前阿里巴巴CEO卫哲指出:2003年非典验证了线上化的必要性,而新冠疫情则凸显了“家居场景”的价值——直播带货、即时配送、社区团购,本质上都是在丰富消费触点。
盒马、叮咚买菜、每日优鲜,以及美团买菜、饿了么生鲜频道,在疫情期间订单激增。家乐福春节期间“到家业务”订单同比增长超300%。这些并非模式颠覆,而是趋势加速。
卫哲断言:“未来属于那些在线化能力强、到家服务扎实的实体零售商。”
---
未来:全球化,是抵御不确定性的终极盾牌
真正的强者,从不在危机中退缩,而在变革中重生。
1930年代大萧条中,IBM因美国市场停滞,被迫转向海外,由此蜕变为全球巨头;华为则在一次次制裁中自我迭代,终成世界级企业。它们的共通之处,在于危中见机,敢于彻底重构自身。
当多数企业收缩战线、准备“过冬”时,名创优品却选择逆势扩张。叶国富坚信:“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极易破碎,全球化才是分散风险的最佳路径。”
疫情之下,大量优质商铺空置、租金下调,恰为扩张提供良机。名创优品果断将2020年原定600家新店目标翻倍至1200家——逆势降价、逆势开店,以行动诠释乐观主义。
卫哲坦言,2020年一季度是他创立嘉御基金九年来最忙碌的季度——他们押注的,正是危机中孕育的新消费力量。
叶檀亦写道:“每一场危机,都是商业模式扩容的契机。”唯有那些能提供清晰价值主张、契合时代需求的产品与服务,才能穿越周期,甚至成就伟大。
---
结语

风浪越大,舵手越显本色。
在不确定的时代,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愿与每一位创业者、运营者同行——以简驭繁,以实击虚,用极致效率连接价值,让每一次点击都通往可能。
危机从不辜负勇者,时代终将犒赏清醒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