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耕垂直行业,是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这类SaaS企业迈向可持续盈利与长期价值的关键路径。
本文从六个维度深入剖析大企业与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差异,并探讨SaaS服务商应如何因企制宜、精准施策。
---
中国SaaS的困局与破局
中国的管理软件行业素来举步维艰。在传统软件时代,SAP、Oracle等国际巨头牢牢占据高端市场,而用友、金蝶虽屡次冲击高端——如NC、U9等产品——却始终未能真正撼动格局。
进入SaaS时代,昔日巨头光环渐褪,本土SaaS企业迎来窗口期。有赞、北森、销售易等虽在细分赛道崭露头角,却普遍深陷“增长不盈利”的泥潭。以有赞为例,2019年净亏损高达9.96亿元,客户流失率高达27.57%——数字背后,是商业模式尚未跑通的现实。
企业日益追求精细化运营,SaaS市场无疑是一块诱人蛋糕。但若无法实现规模化盈利,这块蛋糕终将可望而不可即。
作为一位横跨甲方与乙方、服务过康师傅、长安汽车等大型集团,也深度对接过无数中小厂商与经销商的产品老兵,我深知:不同规模的企业,痛点迥异,付费逻辑亦大相径庭。唯有精准识别其核心诉求,并以更低边际成本提供有效解法,SaaS企业才有望真正穿越盈利拐点。
---
01 小企业,真的无利可图吗?
不少SaaS公司正加速转向大客户,理由无非两点:小企业支付能力弱、生命周期短。

然而回望商业史,淘宝崛起于万千小微商户,阿里云始于中小企业上云浪潮,美团扎根本地生活小店,拉卡拉亦靠小微收单起家——这些巨头,无一不是从小企业土壤中生长而来。
问题从来不在“做不做小企业”,而在“怎么做”以及“为何做”。
---
02 大企业 vs 小企业:两种生态,两套逻辑
大企业已越过生存线,进入效率优化阶段。它们不缺资金、不缺人才,对软件的期待是“专业、稳定、可集成”。其流程高度个性化,往往由创始人理念、行业特性甚至历史沿革塑造,因此对SaaS产品的灵活性与扩展性要求极高。
小企业则仍挣扎于生存边缘,一切以营收与利润为导向。虽有优化管理的意愿,却常受制于人才匮乏与预算紧张。例如,某中小企业引入电子签约SaaS后,合同签署效率提升99%,回款周期缩短70%,单份合同节省20元邮寄成本——但因销售团队流动频繁、管理层不愿施压,系统最终沦为摆设,续约无望。
然而,小企业亦有其独特优势:决策链极短,一把手一旦认准方向,变革可迅速落地。曾有一家中小企业总经理力推数字化营销,果断叫停原有线下方案,两个月内通过微信小程序裂变+门店联动,新客成交激增153%。其成功,离不开创始人深厚的信息化背景与团队执行力——这恰是多数小企业所稀缺的。
简言之,大企业与小企业如同两类生物,SaaS服务商必须在产品设计、销售策略、服务体系上实施差异化运营。
---
03 如何切入大企业市场?
大企业需求可划分为两个层级:
- 战略层:关乎组织变革、业务重构,需深度咨询介入;
- 执行层与数据层:聚焦流程提效、系统集成,属SaaS天然适配区。
建议SaaS企业聚焦后者,采取“工具升级 + 人才降级”策略——即通过标准化产品降低客户使用门槛,同时减少对高成本专家资源的依赖。
至于战略层,除非具备强大咨询基因,否则贸然涉足极易分散资源、拖累主业。
---
04 小企业市场为何难啃?
小企业市场看似混乱,实则蕴藏巨大潜力。虽个体脆弱,但总量庞大;虽预算有限,但一旦验证ROI,投入毫不吝啬。
真正的难点在于:小企业难以独立完成管理升级。
以CRM为例,即便工具再好,若缺乏配套方法论与持续辅导,上线即失败。我们曾追踪一款面向中小企业的销售管理SaaS,发现一个惊人规律:客户若能在上线后三个月内保持活跃,续约率接近100%;若未能跨越“三个月死亡谷”,流失几成定局。
这三个月,正是企业尝试将工具融入业务、实现管理跃迁的关键期。成功者尝到甜头,自然不愿放弃;失败者视工具为负担,自然选择离开。
所谓“小企业付费意愿差”,不过是SaaS公司未能陪跑到底的托词。
---
05 破解小企业市场的三种路径
若产品本身无硬伤,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助力客户成功上线并持续运营。
#### 路径一:代理运营(Agency-as-a-Service)
借鉴名创优品、康师傅深度分销模式,SaaS公司不仅提供工具,更接管关键运营环节——如内容创作、用户引流、活动执行等。此举大幅降低客户使用门槛,但对SaaS企业的运营能力提出极高要求。
现实中,不乏失败案例:某餐饮SaaS提供的公众号代运营,单篇阅读仅百余,形同虚设。问题不在模式,而在执行深度与专业度。
#### 路径二:在线咨询服务
某拓客SaaS厂商虽主打工具,却配备全套远程陪跑服务:从方案设计到执行复盘,全程在线支持。其微信公众号内容高度聚焦教育行业,案例详实、方法可复制,已累计帮助客户引流超1亿精准用户。
垂直深耕,方能构建护城河。
#### 路径三:可复制的成功范式
遗憾的是,多数SaaS公司仅停留在“功能宣传 + 客户访谈”的浅层叙事,缺乏对成功路径的拆解、失败教训的复盘、上线障碍的预案。
小企业需要的不是“别人用了很好”,而是“我照着做也能成”。
---
06 结语:垂直深耕,才是未来

大客户考验的是产品能力与专家服务能力——这是传统软件公司的强项;
小客户则考验行业理解力、标准化服务体系与一线运营韧性——这恰是新一代SaaS企业的胜负手。
在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看来,与其广撒网,不如深挖井。
聚焦一个或少数几个行业,吃透其业务逻辑、管理痛点与决策链条,才能锻造出真正不可替代的价值。
当SaaS企业具备了深厚的行业经营能力,便不再只是工具提供商,而成为客户业务增长的共生伙伴——那一刻,市场空间将豁然开朗。
> 作者:王戴明
> 微信公众号:To B老人家
>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不代表“快缩短网址”官方意见。
> 项目官网:suo.ru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