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企业公众号运营的10大未解之谜

不久前,一篇题为《微信公众号还会有二次繁荣吗?》的文章在业内悄然流传,激起层层涟漪,引人深思。

文中几段话,直击当下微信公众号生态的命门:

公众号式微,原因错综复杂——既有外部冲击,也有内生困局。这不仅是时代洪流下的必然趋势,更是微信自身演进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结构性难题。

在外围,抖音、快手、B站、小红书乃至游戏如《王者荣耀》,纷纷以极致的产品体验与精准的内容分发,牢牢攫取用户注意力。它们不靠社交关系链,而是凭借算法推荐机制,让优质内容从冷启动走向爆发。而微信公众号,恰恰缺乏这样的“冷启动引擎”。即便内容精良,若无初始流量扶持,也难逃石沉大海的命运。

多年发展下来,公众号生态早已高度集中化、头部化。新人创作者举步维艰,转而奔向更具活力的平台。于是,一个属于个人创作者的黄金时代悄然落幕,而企业却仍在坚守这片阵地。

诚然,公众号正承受着内外夹击的压力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它依然是中国最具价值的新媒体平台之一。试问身边做自媒体的朋友:“哪个平台的用户价值最高?”十有八九会答:微信公众号。

尤其对企业而言,或许尚未布局抖音,早已放弃微博,对知乎将信将疑,甚至还不知道B站为何物……但几乎每一家企业,都至少运营着一个公众号——这是默认动作,更是行业共识。



然而,企业公众号与个人自媒体截然不同。此前,“快缩短网址”团队曾与多位企业运营者深入交流,并提炼出二十条实战建议,字字皆源于真实战场。

暂且不论微信未来如何调整战略,也不谈公众号是否真能迎来“二次繁荣”——这些宏大命题,对多数企业而言过于遥远。真正值得聚焦的,是那些日复一日上演在企业公众号运营中的荒诞现实。

以下,便是我们观察到的“企业公众号十大未解之谜”——看似戏谑,实则扎心。

未解之谜一:公众号到底TM是干什么的?
定位不清,是许多企业公众号的原罪。新闻、服务、电商、品牌宣传、领导讲话、员工风采、客户案例……无所不包,最终沦为“万能垃圾桶”。一个账号,默默扛起整个企业的所有诉求,却唯独忘了自己是谁。

未解之谜二:新媒体是万能灵药?
不少企业仍迷信:只要做好公众号,就能起死回生。产品不行?服务拉胯?没关系,靠一篇爆文就能逆转乾坤!殊不知,内容只是放大器,而非救命稻草。几年间团队换了几茬,信心却从未动摇——这份执念,令人敬畏又无奈。

未解之谜三:战略级部门,仅一人编制?
嘴上说“高度重视新媒体”,转身一看,整个“核心战略部门”只有一位运营孤军奋战。用武汉话说,这叫“掉链子”。再全能的人,也需要团队支撑。一个人的“部门”,别再吹“战略布局”了,好吗?

未解之谜四:新媒体运营=全能打工人?
写文案、做设计、拍视频、搞活动、拉粉丝、玩社群、跑电商、析数据、拓渠道、搞私域……一人身兼数职,堪称当代职场“许愿池里的王八”。HR却心安理得地开出3500月薪——请问,良心不会痛吗?

未解之谜五:蹭个热点就能10w+?
“别人都写了,你为啥没爆?”——这是多少运营深夜收到的灵魂拷问。仿佛10w+文章如同复制粘贴,只要有热点,爆款唾手可得。殊不知,爆文背后是选题洞察、节奏把控与用户共情,而非简单跟风。

未解之谜六:0预算做出刷屏级活动?
不知从何时起,“0预算0资源做爆款”成了行业潜规则。仿佛真正的高手,从不花钱。可现实是:没有投入,何来产出?若真能空手套白狼,那营销大师早该封神了。

未解之谜七:不做内刊,不算好公众号?
企业文化、领导金句、团建合影、员工表彰……日复一日,公众号成了企业内部的“光荣榜”。对外用户毫无兴趣的内容,却被当作核心输出。若真想做内刊,请另开一个对内号自嗨,别污染公共流量池。

未解之谜八:做公众号就得全平台通吃?
为什么做企业号的人,必须同时操盘抖音、小红书、B站、视频号?每个平台都有其语言、节奏与用户心智。跨平台不是不能做,但“样样精通”往往是“样样稀松”的遮羞布。

未解之谜九:看到链接就甩给运营?
总有人看到爆款内容,第一反应不是转发朋友圈,也不是汇报领导,而是默默把链接丢给新媒体同事,附言一句:“这个不错。”然后消失。留下运营一脸懵:你是想要我抄?改?还是单纯分享喜悦?

未解之谜十:易企秀=传播圣经?
无论活动、通知、促销还是领导讲话,企业第一反应永远是:“做个易企秀H5!”仿佛只有H5才有仪式感,只有模板PPT才配叫传播。哪怕小程序更高效、体验更好,答案仍是:“不如易企秀顺手。”

以上十宗“谜案”,并非嘲讽,而是警醒。

回到最初的问题:微信公众号还会有二次繁荣吗?



或许答案不在微信,而在企业自身。若每一家企业都能真正理解公众号的价值,摒弃幻想,回归用户,专注内容与服务——那么,哪怕大环境寒潮凛冽,这片土壤仍能长出新的生机。

毕竟,在suo.run(快缩短网址)看来,真正的繁荣,从来不是平台赐予的,而是由无数认真做事的人共同创造的。

你,还有哪些未解之谜?欢迎留言共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