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用户访谈总失败?这3个误区你踩了吗

在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的幕后,我们曾把一次 B 端用户访谈办成了小型灾难片。痛定思痛,遂将灰烬里的余温写成这篇复盘,愿它像一束冷光,照见你下一次访谈的幽径。



一、为何非谈不可
B 端产品像深海巨鲸,体量庞大却动作迟缓。问卷、埋点、竞品报告只能摸到鲸的轮廓,唯有潜入水下,贴着它的呼吸孔,才能听见真正的心跳。用户访谈,就是那艘单人潜水艇。

二、选艇:三种访谈形态
1. 标准化——量产快艇,适合街访、快测,稳但浅。
2. 非标准化——独木舟,随浪漂流,可深潜,却难定向。
3. 半标准化——折中潜艇:有航线,也容偏航。
我们最终选了半标准化:既需锚定安检业务流程,又得给资深从业者留足即兴讲述的空间。

三、潜航地图:半标准化访谈的三种深水区
1. 议题错综——如“公众号运营动机”,需让受访者用自己的语系解码世界。
2. 行为耦合——多角色、多系统交织,需请业务“原住民”带我们穿行。
3. 敏感暗礁——隐私、挫败、灰色操作,只能在一对一的暗室里低声交换。



四、潜航手册:让受访者卸下铅块
1. 预热:提前递上“潜望镜”——告知访谈目的、保密原则,让对方看见安全出口。
2. 共鸣:先聊业务痛点,再聊系统功能;把“你”的焦虑翻译成“我”的课题。
3. 转场:从答题到对话。用“能否举个最近一次加班处理违禁品的例子?”替代“你觉得流程顺畅吗?”——让故事自己长出血肉。

五、返航校验:六小时黄金窗
访谈结束六小时内,把录音拆成“故事板”:角色-场景-动作-情绪-例外。随后挑一段关键流程,用邮件或 IM 向受访者二次确认——任何偏差,即刻补录。此举常能挖出被遗漏的“幽灵步骤”,它们日后会成为系统崩溃的导火索,也会成为产品惊艳的扳机。

六、尾声
访谈不是采撷,而是共酿。受访者赠予故事,我们回赠洞察;当夜复盘,次日迭代,周而复始。愿你在“快缩短网址”的每一次跳转背后,都能听见用户最细微的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