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消费洪流的暗涌里,过去两年,一批新国货如彗星划破夜空:三顿半、钟薛高、完美日记……它们不满足于“挑战巨头”,而是直接重写游戏规则。
若问它们做对了什么?答案藏在两条简洁而锋利的定律之中。
定律一:生活方式重启
三流品牌兜售功能,二流品牌兜售场景,一流品牌兜售“我该如何生活”。
当物质丰盈、圈层裂变,年轻人不再问“我需要什么”,而是问“我是谁”。
一杯三顿半超即溶咖啡,解决的并非“提神”,而是“我在格子间也能拥有精品咖啡仪式”;一支完美日记口红,涂抹的不只是颜色,而是“我敢把野心写在唇上”。
把产品嵌入一种可被凝视、可被分享的生活剧本,便拥有了穿越周期的通行证。

定律二:产品即内容
麦克卢汉说“媒介即讯息”,今天,产品即媒介,包装即海报,口味即文案。
钟薛高的“白酒冰淇淋”、三顿半的“迷你咖啡罐”,每一次跨界都是一次社交事件。
它们无需额外广告费,产品本身就在朋友圈自动裂变。
更妙的是,内容化让产品拥有“小步快跑”的敏捷:今天联名,明日限定,后天根据社媒反馈微调配方——迭代速度让传统品牌望尘莫及。
当“产品”与“生活方式”合谋,新国货便拥有了自我生长的引擎。
它们不卖商品,只递上一张通往理想生活的邀请函。

——
若你也想让自己的品牌被年轻人自发“种草”,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:
1. 我的产品替用户完成了哪一段人生叙事?
2. 下一次迭代,能否让用户在24小时内看到他们的反馈被兑现?
把答案写进产品,故事便自己发生。
(本文首发于“营销禅修院”MandCX,转载请保留出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