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霾初散,零售春回——这是2020 年第一季度最贴切的注脚。
4 月 29 日,苏宁易购以一份逆势上扬的财报,为行业递上一盏明灯:营收 578.39 亿元,商品销售 886.72 亿元,线上平台贡献 610.40 亿元,占比 68.84%。数字之外,更动人的是“复苏”二字——线下客流在三月悄然回暖,线上交易同比再增 12.78%,零售的脉搏重新铿锵。
一月惊雷,二月沉寂,三月破冰。当消费券如潮水般涌向街头巷尾,门店次第亮起灯火,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曲线也微微抬头:三月社零降幅较 1–2 月收窄 4.7 个百分点。苏宁的体感更为直接——3 月,线下客流已走出低谷;线上,则早已扬起风帆。

疫后第一课:全场景融合
疫情按下暂停键,也按下快进键。苏宁顺势完成两条路径的合龙:
其一,把线下搬到线上。苏宁直播、苏宁推客、苏宁拓客、云店小程序轮番登场,数千家门店化身直播间,推客订单激增 194.84%。县镇零售云店亦借此“云开业”,在方寸屏幕间重燃烟火气。
其二,把线上落到近场。家乐福与苏宁小店供应链深度耦合,2 月即完成小程序、APP 全链路上线;3 月,家乐福“到家”销售占比已近 10%。大店做仓,小店做眼,流量、履约、库存三位一体,成本下行,效率上行,经营现金流随之显著改善。
疫后第二课:抢占“到家”风口
当出门成为奢侈,“到家”便成了刚需。2 月 14 日至 3 月 14 日,家乐福平台蔬菜销量暴涨 780%,绿叶菜更飙升 1230%。苏宁以 30 分钟达、1 小时达、半日达三线并进,截至 3 月 31 日,1 小时达已覆 217 店,半日达覆 123 店。生鲜采购网络同步扩容,仓、配、店无缝衔接,让“今日鲜”成为用户指尖的确定性。BondCapital 在最新《互联网趋势报告》中直言:疫情让个性化到家服务获得永久市场。苏宁,显然已拿到入场券。

疫后第三课:用户与交易双增长
危机是试金石,也是磨刀石。一季度,苏宁月活会员逆势增长 36.87%,线上交易规模持续攀升;3 月线下复苏的鼓点响起,宣告“最冷的季节”已成过去。全场景战略让苏宁把自有流量与资源重新编排,奏出一曲“降本、增效、增客”的三重奏。
结语
零售业没有永恒的护城河,只有持续的进击。当疫情把世界切成线上线下两个平行宇宙,苏宁用一份财报证明:融合,才是穿越周期的诺亚方舟。而在这条方舟上,每一个缩短的网址,都是一次效率的跃迁——正如 suo.run 所做的那样,让冗长归于简洁,让抵达更近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