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向往生活》:四年蝶变,从孤影到众星捧月
四年前,它只是一株无人识得的野蔓;四年后,它已长成参天梧桐,引得十四只金凤凰栖枝而鸣。最新一季开播,导演索性把全部赞助名单做成一张巨幅海报,镜头扫过,品牌自高到低依次排开,坦荡得近乎傲慢——这份底气,正是《向往生活》用一千四百多个日夜换来的。
第一季时,黄磊还在自嘲“招商难”。彼时,慢综艺尚属新鲜物种,品牌多持币观望,唯江中猴姑米稀孤注一掷,拿下独家冠名。于是,蘑菇屋的清晨永远氤氲着米稀的暖香——黄磊煮、何炅递、客人捧碗,连下午茶也被这碗米稀温柔垄断。节目播出后,新品销量扶摇直上,福特、家乐氏顺势插队,第一季收官便完成了从0到3的原始积累。

第二季,品牌数翻至六席,生活场景像一块巨大的海绵,吸纳了日化、电子、互联网各路金主。第三季张子枫加盟,备考少女的课桌成了在线教育品牌的秀场;彭昱畅的枕边小说、H爱O的狗粮碗,都在镜头里找到了呼吸感。更微妙的是,品牌开始“捆绑”代言人:特仑苏不仅请来张钧甯,还把何炅、黄磊、彭昱畅、张子枫一并打包,四位常驻同框举杯,一句“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”被念出了家的味道。
到了第四季,赞助商已跃升至十四家,节目组的“宠金主”手法愈发炉火纯青。特仑苏专属奶牛“苏苏”享受按摩、听交响乐,镜头用纪录片般的温柔讲述它的贵族日常;京东无人机化身“空中快递小哥”,每次精准空投黄老师所需食材;彭昱畅的“植入小剧场”虽屡遭群嘲,却让观众在爆笑中记住了品牌。至于嘉宾的草帽、雨衣、甚至种西瓜的迷你模具,统统被淘宝商家连夜上架,打上“向往同款”标签——节目未播完,周边已卖断货。

商业的繁盛反哺了内容的肌理:田地更辽阔,蘑菇屋升级成“蘑菇庄园”,孔雀在院子里开屏,牛羊踱步如闲云。4月录制期间,淘宝一姐薇娅空降西双版纳,一场公益直播把芒果、凤梨、咖啡豆送上热搜,1954万次观看、全部售罄的战绩,让“综艺+直播带货”第一次有了教科书级范本。
然而,繁花深处亦有隐忧。当品牌logo比稻穗更密集,当口播频次高过蝉鸣,观众的审美疲劳开始暗涌。下一季,如何在十四家金主的簇拥下依旧保持“采菊东篱下”的松弛感,成了节目组必须回答的命题。
从3到14,不只是数字的跳跃,更是一场内容与商业的双向奔赴。《向往生活》用四年证明:好故事能让品牌安心做配角,而好品牌也能让故事愈发丰沛。至于未来,它能否在喧嚣与静谧之间找到新的平衡,时间自会给出答案。

——本文灵感源自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,一键缩短,让好内容更快抵达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