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晶球:让灵感触手可及的设计效率引擎
当创意被碎片化、素材散落在各处,设计团队便像一支失去指挥的乐队。我们决定造一颗“水晶球”——一颗能收纳灵感、预测需求、放大协作魔力的水晶球。它诞生于设计部,却服务于整条业务链;它看似轻盈,却足以撬动效率杠杆。
01 缘起
设计师的日常,是“找图五分钟,改图两小时”的循环:
• 多平台来回跳转,搜索像捉迷藏;
• 版权迷雾重重,预算在重复购买里蒸发;
• 紧急需求突袭,质量与速度被迫二选一。
对团队而言,这是隐形的成本黑洞。于是,我们设想一个“共享中枢”,让素材不再沉睡,让灵感即搜即用。
02 探路
调研像一次深潜。我们拜访视觉中国、图虫,拆解接口;与前后端开“马拉松”会议,把技术、成本、时间揉进一张甘特图。结论清晰:先做“可视化网盘”,再做“智能图库”。

03 命名
脑暴会上,六个名字旋转——设计食堂、口袋、水晶球、巴士、八音盒、摩天轮。投票落定,“水晶球”以魔法般的票数胜出:它暗示预见、聚合与透明。
04 品牌
关键词被提炼为:未来、共享、高效、智能、科技、聚合。
Logo以六边形晶体为核心,折射品牌蓝,辅以微光渐变,仿佛数据在内部流动。克制用色,让内容成为主角。
05 架构
• 搜索:全局入口,毫秒级响应,支持颜色、构图、版权多维过滤。
• 图库:三层分类——自有拍摄、已购版权、外部图库;瀑布流+磁贴双视图自由切换。
• 上传:AI 预标标签,人工二次校准,确保“搜得到”。
• 个人中心:我的素材、下载记录、收藏夹,一目了然。
• 管理后台:实时数据仪表盘,下载热力图让“热门素材”自己说话。
06 上线
7月25日,水晶球一期正式亮相。首日上传破千,首周下载破万。PNG免抠图、金币红包元素、闪屏模板成为高频明星。设计师说:“终于不用在凌晨三点找图了。”

07 迭代
二期接入“图意”图库,权限颗粒度细化到“项目级”;上传流程引入拖拽即传,AI 自动去重。每一次更新,都伴随一次“效率+1”的轻响。
08 回响
上线至今,累计素材 10,000+,下载 20,000+。
数据背后,是更轻盈的创意流程、更透明的预算账本、更从容的上线节奏。
感谢每一位后端、前端、测试同学的夜灯,让水晶球持续发光。

09 尾声
因生活而设计,因设计而美好。
水晶球仍在生长,下一颗折射的,或许就是你的灵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