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一文掌握非功能需求与实战对策

在快缩短网址(suo.run)的每一次迭代里,我们都像潜水员,功能需求只是只是浮在海面的冰山,真正决定船只是否沉没的,是海面下那八分之七的静默岩体——非功能性需求。它们没有华丽的故事卡,却暗暗主宰着体验、性能与安全。以下,是我们潜入深海后的笔记。

一、丝滑体验:看不见的温柔
1. 加载的呼吸感
异步世界里,Loading 不是遮羞布,而是节奏器。我们为所有网络请求植入全局拦截器,用计数器避免闪屏,让 Loading 像呼吸一样自然——出现得恰好,消失得无声。



2. 二次提交的封印
再快的鼠标也逃不过我们的「点击锁」:请求发出即置灰按钮,蒙层阻断,后端一次性 Token 校验。用户再急切,也只能提交一次。

3. 数据的外衣
数字自动千分位,时间化作“刚刚”“三小时前”,封面图智能裁剪不拉伸。格式化的背后是体贴——让用户一眼读懂,无需二次翻译。

4. 确认与回退
“确定要离开吗?”——当用户点击取消,我们确保数据仍在原地等候,像未完的对话被妥善存档。提示文案、自动关闭时长、能否手动关闭,全部写进 AC,避免三方的记忆错位。

5. 体验一致性
从按钮圆角到错误提示色值,我们用一套 Design Token 锁死风格。QA 的“找茬”游戏从此失去乐趣。



二、安全:隐形的护城河
1. 身份与权限
任何资源访问先问三句话:你是谁?你能看什么?你能改什么?URL 里的 ID 再诱人,也跨不过权限中间件的闸口。



2. 输入的边界
前端做体验,后端做安全。所有入参先过正则滤网,再进 ORM,SQL 注入与 XSS 被层层剥笋,直至无害。



3. 文件上传的安检
类型魔数校验、大小熔断、随机重命名、可执行文件黑名单。上传即隔离,用户文件名永不落盘。

三、性能:让快成为默认
1. 响应的契约
需求卡不写毫秒数,但我们心里有杆秤:P95 接口 200 ms,静态资源 100 ms。同步 or 异步、批量 or 单条、缓存 or 实时——在估点阶段就排兵布阵。

2. 实时通知的抉择
小红点要不要实时?若真需要,便上 WebSocket;若可容忍 30 s 延迟,轮询更轻。把决策写进 AC,避免上线后“惊喜”。

3. 游离数据的回收
创建草稿即落库,上传图片先挂草稿 ID;用户中途离场,后台定时任务 24 h 后清理孤儿文件。删除不是毁灭,而是移入回收站,30 天后才彻底粉碎。

4. 分布式延迟的坦诚
图片上传成功 ≠ 立即可见。我们在前端埋重试三次、间隔 500 ms 的补偿逻辑,并在文案里温柔提示:“图片正在分发,请稍候刷新”。

四、隐形维度
1. 兼容性
需求评审先拉清单:Chrome 90+、Safari 14+、微信 X5 内核 8.3+。旧安卓放弃动画降级,核心链路依旧可用。

2. 升级策略
API 路径带版本 /v1/,老客户端继续呼吸;新功能渐进灰度,两周后全量。合同测试每日跑,破环即报警。

3. 国际化与时区
时间统一 UTC 存储,前端按用户 locale 渲染;货币符号、千分位、标点符号全部配置化。项目第一天就接入 i18n,后期不返工。

4. 埋点的契约
每个故事卡附带埋点 JSON:事件名、触发时机、属性列表。上线前用埋点校验平台跑一遍,数据缺失即打回。

五、尾声:把沉默写进契约
敏捷不是无文档,而是把文档拆小、拆早。我们把非功能性需求化作 Definition of Done 的 checklist,钉在每一张故事卡背后。BA、UX、Dev、QA 四方签字,谁也别把沉默留给上线后的深夜。

在 suo.run,我们相信:当非功能性需求被提前照亮,Bug 便失去了藏身的黑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