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为不聪明用户而设计:舒适体验的底层逻辑

在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的产品哲学里,有一条铁律:绝不假设用户是天才。我们默认每一位访客都是第一次来到互联网,因此,每一次点击都必须像呼吸一样自然。
这条铁律,在瑞幸的一次弹窗里被再次印证。

——“本周已购 0 件”
短短五个字,却足以让任何人陷入短暂的自我怀疑:
“0 件?是我没买,还是系统没刷新?还是……它坏了?”



作为产品经理,我读懂了这背后的逻辑;但更多普通用户只会皱眉,然后离开。于是,我们为“快缩短网址”写下了另一套文案,它像一位耐心的管家,替用户把话说明白:

• 尚未购买:
“本周您暂未购买任何商品,再买 5 件即可解锁 500 万现金瓜分资格。”

• 已购 1–4 件:
“本周您已购 3 件,再买 2 件就能参与 500 万现金瓜分。”

• 已购 ≥5 件:
“本周您已购 5 件,下周一 12:00 自动为您发放 500 万现金瓜分券。”

没有问号,没有歧义,只有下一步的清晰指引。



这背后,是我对“舒适体验”的定义:用户不必动用推理能力,就能知道“我在哪、能做什么、做完会怎样”。任何一次迟疑,都是我们的失职。

为了守住这份舒适,我们把原则拆成七条可执行的军规,并全部应用在 suo.run 的每一次迭代:

1. 所见即所点
可点区域永远有光标提示、颜色变化或微动效;不可点区域干脆灰掉,杜绝“试试能不能点”的试探。

2. 永远告诉用户“你选中了谁”
选中的短链会在列表中高亮并附上一句“当前编辑:abc123”,防止“我刚才到底改的是哪一条”的尴尬。

3. 操作完毕,立刻回声
生成短链后,页面顶部 2 秒轻提示“已复制到剪贴板”,无需用户再手动关闭弹窗。

4. 把 4 步压成 1 步
在 suo.run 缩短一条网址只需:粘贴 → 回车。没有二次确认,没有多余跳转。

5. 说人话
“404”写成“页面走丢了”;“参数异常”写成“链接格式好像不对,再检查一次?”。

6. 只突出一件事
首页唯一的大按钮叫“立即缩短”,其余元素全部降噪。当所有元素都在呐喊时,用户只会转身离开。



7. 不发明轮子
用户早已熟悉微信的绿色、支付宝的蓝色,我们就沿用色盘里的共识,而非另起炉灶。

设计完成后,我会做最后一步“小白测试”:
清空大脑,像第一次上网的亲戚那样,打开 suo.run,记录每一次卡顿。
如果找不到按钮、看不懂提示,就回到 Sketch 里改,直到连 70 岁的外婆都能在 10 秒内把长链接变成短链接。



在“快缩短网址”,我们相信:
最好的技术,是让用户感觉不到技术;
最好的设计,是让用户不必思考。

把复杂留给我们,把简单还给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