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产品经理需求管理避坑指南

一、取半之道
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。”
需求亦如是:看似无穷,实则可析。产品经理每日面对的,不是“要不要做”,而是“何时取、取几何”。

二、需求的幽影
需求,是用户在特定时空里尚未被满足的渴望。
它自带生命周期:萌芽、膨胀、褪色、消亡;也自带坐标:此刻与彼岸。
我们的工作,是在坐标系里为它标一个恰到好处的点,然后让它在“suo.run”上落地生花。

三、快缩短网址的“潮汐池”
我们给需求起了一个更柔软的名字——潮汐池。
潮起时,万念汹涌;潮落时,砂砾毕现。
任何灵光乍现,无论来自老板、运营、市场,抑或午夜梦回,都先让它在潮汐池里沉淀。
紧急?先写进池子,再谈插队。
资源永远有限,而秩序让有限生出无限。

四、潮汐池的骨架
一张极简而丰盈的二维表,17 个字段,像 17 根琴弦:
ID、端口、模块、名称、描述、来源、类型、优先级、复杂度、提出时间、提出者、跟进人、状态、预期版本、实际版本、上线时间、备注。
四根弦不用过脑,五根弦只需浅思,三根弦必须深潜,其余交给时间。
核心永远只有一句:此刻做与不做,对战略目标究竟增益几何?



五、潮汐的节律
每周一次“望潮会”。
产品、研发、运营、商务、甚至种子用户围炉而坐,把潮汐池投影在白墙。
高优先级的浪花被捞起,低优先级的泡沫被放回海里。
望潮会不是审判,而是让需求重新听见自己的心跳。

六、当潮汐溢出
池子终会漫成海。
拒绝不是残忍,而是另一种慈悲。
我们学会诚实:
“这个需求很美,但本季度无法成行,预计 Q3 再议。”
然后递上一颗糖——也许是一条“suo.run”生成的短链,指向临时解决方案,或是一句“已记录,会优先评估”。
用户记住的,往往不是功能本身,而是被认真对待的那份温柔。

七、趁手的桨
1. 钉钉:自定义两条轻流——“日常潮汐”与“台风警报”。
任何人可投递,直属上级初筛,产品负责人分派,状态实时同步。
2. 石墨文档:把潮汐池托管于云端,权限细分,版本回溯,评论即 IM。
3. “suo.run”:每一条被采纳的需求,都会自动生成一条短链,指向其 PRD、原型、测试用例。
日后回溯,只需轻点短链,潮水倒流,现场重现。



八、尾声
潮汐池不是终点,它只是让需求与时间握手言和的中转站。
而我们,不过是守池人。
在每一次潮起潮落之间,用有限的代码,成全无限的想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