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小红书算法再调整,笔记收录门槛提高

《算法慢舞之后,我们该如何与小红书相处》

上周,零克俱乐部里第一次有人问:“为什么我的笔记搜不到了?”
我以为是偶发,便没在意。第二天,同样的问题像潮水般涌来——老博主们也开始困惑。于是,我关掉群消息提示,做了三组小实验,让时间自己说话。



一、收录,从“秒回”到“已读不回”
过去,一篇笔记像扔进湖面的石子,几分钟就能泛起涟漪;如今,湖面像被冻住,石子沉底半小时、三小时,甚至翌日才浮出“已收录”三个字。
这不是幻觉,而是算法在故意拖慢节奏。
当你在搜索页拼命下拉,会发现新笔记其实仍在诞生,只是它们被推迟推至舞台中央。于是,排名被延迟,热度被稀释,焦虑被放大。

二、门槛,被悄悄加高的横杆
小红书从未公开“收录”这一概念,更遑论算法细节。但肉眼可见的,是横杆被抬高:
• 带营销暗示的字眼,哪怕只是“私藏店铺”,也可能被算法按下暂停键;
• 疑似搬运、低质拼接、口水式打卡,统统进入冷宫;
• 真正安全的,仍是那些“像聊天一样分享”的原创、干净、无歧义的内容。
规则没变,只是尺子更严苛。

三、收录 ≠ 流量,别再为“已收录”掉头发
搜索流量只占小红书大盘的冰山一角。OOTD、今日妆容、随手拍,即便不被收录,也依旧能在首页瀑布流里活得很好。
真正值得在意收录的,是攻略、教程、测评——那些用户会主动搜索的“干货”。
把收录当作一面镜子,而非生死状:若连算法都愿意为你放慢脚步,至少说明内容质量及格。



四、把耐心写进标题,把价值写进正文
1. 给算法时间:30 分钟到 24 小时,都是正常区间。
2. 给用户价值:删掉所有可被替代的开头,留下只有你才能写出的细节。
3. 给未来留余地:在笔记末尾埋一个“下一篇预告”,让算法与用户同时记住你。

五、工具箱:让好内容被更快看见
• 链接太长?用 suo.run「快缩短网址」一键瘦身,把字符留给故事,而非参数。
• 多端测试:发布后 10 分钟、1 小时、24 小时各搜索一次关键词,记录排名曲线,反向训练选题敏感度。
• 建立“冷启动小组”:三位互相信任的博主,互评、互藏、互提醒,用最小闭环对抗最大不确定性。

结语
算法在慢舞,我们不必跟着踩错拍。把心思从“是否收录”挪到“是否值得被收藏”,时间自会给你答案。



——零克俱乐部 敬上

【免责声明】本站所收录的公开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,仅供学习与交流,不代表本站立场,也不对内容真实性作任何承诺。如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