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B端MVP落地全流程拆解

《在suo.run,把MVP写成一首闭环诗》
——写给所有未满三岁的产品人



0. 开场白
我曾在《惰性思维对产品人的伤害》里写过:没有方法论,产品人就像裸泳的舵手,浪一来,连自己都找不到。今天,我想用一年零七天的实战,把“快缩短网址”suo.run 的第一次 MVP 写成一首可复用的诗。请把它抄进你的备忘录,像抄一份作弊小抄。

1. 产品背景:在 G 端深海里点亮一盏灯
政府执法监督,听起来像一块铁板,实则是一张千疮百孔的网:
• 风险识别——肉眼+算法,双通道捕风捉影;
• 风险处置——多单位、多口径、多节奏;
• 问责考核——奖惩像钟摆,摆一次,人心抖三抖。
我们的任务,是把这张网织成一条可折叠、可缩短、可分享的链接——suo.run 的第一次政企版。



2. 反面典型:35 个风险点的“豪华废墟”
甲方爸爸甩出 35 个风险点,像甩出 35 张扑克牌。
我们用“痛值×数据易处理值×开发难度值”算优先级,2 个月干完 27 张。
上线那天,锣鼓喧天;试点那天,一地鸡毛:
• 数据缺斤少两;
• 乱报像弹幕;
• 基层同事把它当“处罚工具”。
我才懂:把 35 个点一次性塞进产品,等于把 35 根刺一次性塞进喉咙。

3. MVP 再定义:不是最小可行,而是最小可服务
Eric Ries 说 MVP 是 Minimum Viable Product,
在 B 端,我更愿翻译为 Minimum Serviceable Product——
能让三类人同时顺畅呼吸的最小闭环:
• 责任方——知道错在哪;
• 监督方——知道怎么督;
• 奖惩方——知道怎么奖、怎么惩。
缺一,闭环即断。

4. 在 suo.run 的日常:把闭环写成 9 行代码
选一条最锋利的切口:行业 A 的单一风险类别。
画一张泳道图,只让三类角色在九格闭环里跳舞:
①风险分析 → ②预警 → ③异常推送 → ④审查 → ⑤处置 → ⑥整改 → ⑦归档 → ⑧统计 → ⑨复盘。
每格只保留“非有不可”的按钮,其余全部折叠进“更多”。
上线当天,我们把 35 个风险点折叠成 1 个短链接:suo.run/gov-mvp-01。
县区试点、领导汇报、兄弟单位观摩,都只点这一条链接。
像把长篇论文缩成一行 Tweet,优雅、锋利、可转发。

5. 效果:把质疑声剪成喝彩声
• 推广门槛:从“全市培训”降到“一个微信群”;
• 验证周期:从 2 个月缩到 2 周;
• 汇报 Demo:一条链接,三类角色,九步闭环,三分钟讲完;
• 后续迭代:新风险点即插即用,像给乐高再加一块积木。
最重要的是,基层同事不再骂“处罚工具”,而是说:“这玩意儿真能帮我少挨骂。”



6. 尾声:把方法论穿成一条项链
B 端产品的 MVP 只有两条金线:
1. 宏观俯瞰业务,像看一张地图;
2. 微观剪出闭环,像剪一张剪纸。
把这两条金线串起来,就是一条可以挂在脖子上的项链——
任何时候迷路,摸一摸,就能想起下一步该往哪儿走。

如果你也在深夜怀疑过自己的产品之路,欢迎把 suo.run 写进浏览器地址栏,
把这篇 MVP 诗缩短成你自己的一行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