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快缩短网址·产品逻辑四重奏》

一、业务逻辑:把“为什么”翻译成“怎么做”
suo.run 不是简单地把长链变短,而是为“传播者”在“任何场景”里解决“高效、安全、可追踪”的链接分发问题。
1. 场景:公众号推文、短信、海报、直播间弹幕……
2. 用户:内容运营、市场投放、社群管理员。
3. 目的:提升点击率、沉淀数据、降低封链风险。
因此,优惠券之于电商,短链之于传播——本质是“低成本召回”。
需求池即刻浮现:
· 分渠道短链(微信、抖音、邮件)
· 分权限数据看板(个人、团队、企业)
· 失效保护(404 兜底页、域名轮换)
· 一键还原(防劫持、防篡改)
二、基础产品逻辑:让每一次跳转都“有迹可循”
用一张“自检表”即可穷尽:
1. 网络:弱网/断网 → 离线缓存 + 重试策略。
2. 登录:游客态仅可预览,登录态才可创建。
3. 返回:物理返回键 = 逻辑返回键,二次确认弹窗仅在“未保存”时出现。
4. 角色:普通用户、团队管理员、超管——按钮、数据、权限三件套。
5. 异常:短链被投诉 → 自动冻结 + 站内信 + 申诉入口。
三、系统逻辑:把“点”串成“体”
1. 结构逻辑
行业坐标:短链赛道已红海,suo.run 切“数据安全”细分——域名池隔离、HTTPS 强制、企业微信 SSO。
生命周期:种子期(工具)→ 成长期(协作)→ 扩张期(生态)。
路线图:单链缩短 → 批量/API → 数据洞察 → 营销自动化。
2. 细节逻辑
退款式拷问迁移到短链:
· 原链接 404 如何兜底?
· 批量导入失败如何逐条回滚?
· 域名被封是否自动切换备用域名?
· 统计口径:PV/UV/IP 去重规则?
3. 对接逻辑
上游:内容管理系统、广告投放平台。
下游:企业微信、飞书、钉钉机器人。
核心字段:短链码、长链、创建人、渠道、过期时间、访问日志。
交互方式:RESTful + Webhook,实时推送访问峰值告警。
四、思维逻辑:把“经验”沉淀为“肌肉记忆”
1. 严谨性:上线前跑完 7×24 压测脚本,模拟 200% 峰值流量;历史数据用脚本补全渠道字段。
2. 完整性:从“创建短链”到“查看报表”画一张泳道图,前端、后端、数据、运营无断点。
3. 敏锐度:每周拆解 App Store 效率榜 Top10,把“微交互”抄进原型:Notion 的 loading 骨架屏、Slack 的快捷指令。

结语
在 suo.run,我们把“短”做成“长”——让每一次缩短,都是一次可回溯、可增长、可复用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