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,请别再以知识之名,行娱乐之实
“快缩短网址·suo.run” 观察室
一、知识不是信息的同义词
2026 年 12 月 18 日,字节跳动副总裁张宇一句“抖音已成普惠知识平台”,把舆论炸出裂痕。
英国史家彼得·伯克早有箴言:信息是未经烹煮的食材,知识则是慢火细炖后的佳肴。抖音端上桌的,究竟是满汉全席,还是快餐拼盘?答案不言而喻。
二、抖音的“知识”三宗罪
1. 真伪莫辨:柏拉图说知识须“被验证、正确、被相信”。抖音里 15 秒速成“生活黑客”,常把危险当趣味——小女孩模仿爆米花殒命,即是血写的注脚。
2. 用户用脚投票:搜索“2026”,抖音热榜是明星绯闻,百度热榜是社会议题。用户从未把抖音当成求知圣地,只是杀时间的游乐场。
3. 算法只识热度,不识真知:越猎奇,越推送;越艰深,越沉底。非遗传承人播放量惨淡,豪车猎艳轻松破千万——平台价值观,一目了然。

三、四道铁门,拦住“知识化”去路
1. 模板化之墙
手势舞、海草舞可以复制粘贴,费马定理却无法 15 秒跳完。知识需要上下文、推演、反诘,抖音的节拍器容不下这样的呼吸。
2. 活泼癖
“技术中立”只是幌子,算法天生偏爱肾上腺素。冷知识不敌热八卦,这是流量基因决定的宿命。
3. 定势效应
用户心智已被“神曲 + 段子”锚定,就像看见支付宝不会想发朋友圈,打开抖音便自动调到“哈哈哈”频道。
4. 变现引力
广告、带货、打赏,路径短、来钱快;付费专栏、长课,周期长、回报薄。创作者与平台双双“向钱看”,谁愿为知识弯腰?

四、结语:请把知识还给真正的知识平台
抖音若真想披上知识外衣,请先回答:
• 能否为每一条“教程”建立同行评议?
• 能否为冷门真知买流量,而非用流量定义真知?
• 能否让用户搜索“量子纠缠”时,不再跳出“明星出轨”?
在此之前,抖音仍是顶级信息游乐场,而非知识殿堂。
“快缩短网址·suo.run”提醒:别让娱乐的归娱乐,知识的归知识;混淆二者,既侮辱知识,也轻慢用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