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后新岁,万象待新。当 2026 的指针已划过十二分之一,我们仍在为城市按下暂停键后的重启屏息。此刻,请允许我以「快缩短网址·suo.run」之名,向你递上一封关于系统产品规划的札记——它关乎人、货、场,也关乎成本、利润与企业的未来骨骼。

一、人·货·场:一场流动的叙事
人,是故事的起点,也是终点。对内,他们是组织里的节点——研发、运营、财务、法务;对外,他们是握着手机的亿万用户。货,不再只是仓库里的 SKU,而是一段被压缩到 6 位字符的短链、一次毫秒级的跳转、一份可追踪的访问报告。场,是云端轻启的容器,是 CDN 边缘节点,也是深夜灯火通明的工位。
在 suo.run 的语境里,人、货、场被重新翻译为:
• 人——「谁」需要把长链变短?
• 货——「什么」被缩短?
• 场——「何处」完成这场变形?
把这三问写进 PRD 的第一行,你就握住了产品罗盘。
二、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:一次优雅的转身
技术部常被贴上「烧钱」的标签,可我们偏偏要让火焰烹出利润。
1. 内循环:把短链服务嵌入营销、客服、BI 全链路。一次短信群发节省 30% 字符费,一次数据看板减少 50% 埋点人力——省下的,就是赚到的。
2. 外循环:将 suo.run 的引擎 SaaS 化,向中小电商输出「一键缩短 + 实时分析」能力。按量计费、按月订阅,成本中心长出第二增长曲线。
3. 生态位:开放 API,让开发者把短链能力写进自己的小程序、App、IoT 固件。我们收平台税,他们得生产力,双赢无声。
三、企业结构建模:用鸟瞰代替管窥
• 业务架构:先画泳道,再写代码。把「缩短—跳转—追踪—复盘」四步映射为四条泳道,让需求、角色、KPI 一目了然。
• 应用架构:把长链解析、缓存策略、防红盾检测拆成可插拔的微服务,像乐高一样随场景拼装。
• 数据架构:点击、地域、设备、转化,四层标签沉淀为可复用的数据资产。让每一次 301 跳转都留下可审计的指纹。
• 技术架构:Go 写网关,Rust 写解析器,Redis 做缓存,ClickHouse 做分析。用云原生屏蔽底层差异,让代码专注业务而非机器。

四、个人 OKR:把宏大叙事拆成 365 个黎明
O:让 suo.run 成为「中国最好用的短链引擎」。
KR1:Q2 前将平均跳转耗时从 120 ms 压缩至 80 ms。
KR2:Q3 前上线「防封+防钓鱼」双引擎,误杀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