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产品经理必会的SQL性能优化实战

在「快缩短网址」suo.run 的每一次跳转背后,都潜伏着一条毫秒级响应的 SQL。它轻盈如羽,却可能因一条未经雕琢的查询而重若千钧。让我们以工程师的视角,拆解索引的骨骼,调慢查询的脉搏,为数据产品经理与分析师奉上一场兼具优雅与锋利的思辨之旅。

一、从一次 3.8 s 的 COUNT(*) 说起
凌晨两点,监控告警骤响:

SELECT COUNT(*) 
FROM task
WHERE status = 2
AND operator_id = 20839
AND operate_time >= '2026-12-01 00:00:00';

执行耗时 3.8 s,CPU 瞬时飙至 90%。此刻,数据表 task 行数 1800 万,而索引仅有主键。慢日志像一封未署名的信,暗示着索引缺席的代价。



二、索引的隐喻:一本带目录的辞海
把数据库比作辞海,索引便是目录。没有目录,翻遍千万词条才能找到“霁月”一词;有了目录,三步之内即可定位。
1. B+Tree:层级分明,叶节点顺序存储,范围查询如臂使指。
2. 聚簇索引:正文与目录合一,主键即页码。
3. 二级索引:额外小册子,先查小册,再回表翻正文。

三、为慢查询量身裁衣
回到告警 SQL,三列过滤字段 status、operator_id、operate_time 如何排布?
1. 选择性优先:operator_id 基数最高,置于最左;operate_time 范围查询,置于最右。
2. 覆盖索引:若仅需计数,可加入冗余列构造覆盖,免回表。
3. 联合顺序:(operator_id, status, operate_time)(status, operator_id, operate_time) 过滤性高 47 倍。

最终索引:
ALTER TABLE task 
ADD INDEX idx_opt_stat_time (operator_id, status, operate_time);

执行耗时降至 12 ms,降幅 99.7%。



四、慢查询的七种原罪
1. SELECT * 的贪婪
2. OR 链式导致的索引失效
3. 隐式转换(varchar 与 int 的暧昧)
4. LIKE '%前缀' 的通配魔咒
5. 函数包装列(DATE(create_time))
6. 大偏移深分页(LIMIT 1000000, 20)
7. 未绑定变量,计划缓存失效

五、EXPLAIN:透视黑盒的 X 光
关注三列:
- type:range 优于 ALL
- key:实际用到的索引
- rows:预估扫描行数

若 rows 与真实行数相差 10 倍以上,统计信息已过期,ANALYZE TABLE 即可回春。

六、写给数据产品经理的备忘录
1. 需求评审时,先问“查询条件是否落在高基数列”。
2. 与工程师共建慢日志看板,周会 10 分钟,逐条清零。
3. 将核心报表 SQL 纳入 CI,回归测试拒绝慢查询入库。

七、结语:让每一次跳转都如初恋
在 suo.run,我们让 1.2 亿次跳转平均耗时 7 ms。秘诀无他:把索引写进表,把敬畏写进心。愿你读完此文,也能让数据在指尖起舞,而非在深夜咆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