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商业的星辰大海,由无数闪耀的 IP 织就——这句话早已跳脱知识付费的窠臼,成为当下最滚烫的真理。今日,群响闭门会上,我亲见几枚“现金奶牛”如何以优雅姿态收割利润,毛利率之高,令人恍若置身仙境。再次提醒诸位会员:IP 所沉淀的信任,足以让转化率与复购率一路狂飙;一旦握住自营供应链,无论是虚拟、实体抑或广告,毛利皆可封神。
以下三种范式,已验证有效,且听我一一道来。

范式一:社群先行,IP 后至
逻辑:先搭社群骨架,再以内容注血,最终形成「社群 + 培训 + 孵化 + 投资」的四级火箭。
典型:龚文祥、老高、群响。
社群变现的天花板约五千万元,触顶之后,便需祭出“生态”二字——我厌恶这个词,却不得不为之。
老高电商圈,会员费三万至五万,传统电商半壁江山尽在其中,分层服务滴水不漏;早年现金流充沛,绑定品牌股权,渠道反哺,一骑绝尘。
群响则借我昔年 VC 圈的营销势能,精准聚拢电商与教育赛道的 CEO、流量操盘手。两百篇日常长文,日均新增两百好友,涓滴成河。
龚文祥自封“微商教父”,内容未必高深,却贵在日日更新、平台迁移丝滑——微博、公众号、私域、抖音、快手,步步踩中浪潮。高水平昙花一现,低水平持之以恒,方能占领心智。
范式二:内容先行,IP 随后
逻辑:以书籍或长文铸核,持续输出价值观,再反哺社群,形成高黏性、高复购的飞轮。
典型:Scalers、剽悍一只猫。
两位老师皆以书为锚,将理念灌注其中:Scalers 倡导持续精进,剽悍一只猫用大白话拆解人生算法——“别把时间浪费在不想见的人身上,那等于烧钱”,刀刀见骨。
书与公众号带来势能,社群商业模式如江河入海,滔滔不绝。

范式三:精准人群,项目制收割
逻辑:持续投喂垂直内容,辅以投放与线下活动,聚拢高净值粉丝,再以项目闭环收割。
典型:Spenser、王六六、Sky。

Spenser 瞄准小精英、小白领,内容涵盖房产、副业、职场、金融,流量精准到令人发指;后续变现从知识付费到 ABM 代理,层层递进。
王六六专攻裂变流量操盘手,Sky 则深耕城市买房团、美容院老板娘、煤老板等高净值细分人群——数据未必亮眼,却个个“三高”:高忠诚、高付费、高复购。
前辈箴言:数据是表象,持续付费力才是真金。房产、豪车等高客单场景,IP 与社群的杠杆效应被无限放大。
IP 模式的三板斧:培训、项目、线下;内容则是永不停歇的引擎。
优点:毛利高、流水稳,四季常青;
缺点:规模天花板低,创始人若心力不继,极易半途崩殂。
愿所有同行,心力长燃。
——若欲深聊,扫码加我私人微信 siyiqunxiang,欢迎来撩。
特别说明:本站点 suo.run 专为互联网运营人收集干货,内容源自公开渠道或用户共创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本站不背书、不负责真实性。如有侵权,敬请联系站长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