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云端起舞:Suo.run「快缩短网址」的SaaS创业手记

一、序章:当客户成为负资产
在B端世界里,每新增一位客户,都可能埋下一条隐形的债务。产品架构若未臻成熟,客户越多,债务越重,最终把公司拖进泥沼。Suo.run 在立项之初便立下铁律:架构不牢,绝不放量。宁可让早期用户排队,也不让未来被历史包袱锁喉。

二、团队即产品:用 MVP 思维搭班子
1. 先画团队蓝图,再写第一行代码
我们把「团队」当作第一版产品:先定义最小可行团队(Team-MVP),再像迭代功能一样迭代组织。
2. 骨架先行:Leader 与架构师
• 每条业务线只设一位「一号位」,早期重业务嗅觉,后期重组织心力。
• 产品、数据、技术三条主脊,必须各有一位能画「十年路线图」的架构师。找不到?宁缺毋滥,先请顾问,再慢慢孵化。
三、选人:把面试做成一场极限运动
1. 笔试像闯关
• 产品岗:三道逻辑题+一道「把大象装进冰箱」式开放题,测抽象与沟通。
• 工程岗:上机 45 分钟,现场重构一段祖传代码,测品味与边界感。
2. 面试像对弈
候选人、未来 Leader、HR 三方同席,现场推演一次「如果明天宕机 10 分钟」的应急演练。能扛住高压追问的,才配拿 offer。
3. 溢价买人
我们愿为 1 位 A 级人才支付 1.5 倍市场薪酬,因为 1 个 A 级能抵 3 个 B 级,还能再吸引 2 个 A 级。
四、梯队:让时间成为复利
22-27 岁做火箭燃料,27-32 岁做发动机,32 岁以上做导航仪。三条年龄带按 4:4:2 配比,既冲劲十足,又稳如磐石。
五、双线汇报:虚线打胜仗,实线筑长城
• 虚线:按产品线组建敏捷小队,两周一次冲刺,目标单一、节奏明快。
• 实线:职能线沉淀规范与资产,把每一次胜利写成 SOP,防止「人走茶凉」。
Jira + Notion + 飞书日历,让沟通像呼吸一样自然。
六、文化:把成长写进 KPI
1. 原则与规范
Backlog 优先级公式、UI Token、API 设计范式,全部开源在内部 Wiki,人人可 PR。
2. 小胜即庆
每次迭代准时上线,全员线上「云敲钟」;低级 bug 出现,责任人发 66 元红包,团队抢红包的同时把教训刻进肌肉记忆。
3. 高质量分享
每周三「夜航船」:一人讲技术,一人讲商业,一人讲失败。会议室常备啤酒与辣条,让真话在微醺中流淌。
七、态度:零容灾区
能力可以培养,态度必须自带。一旦发现「职场病毒」——抱怨、推诿、消极——24 小时内启动「熔断机制」。团队免疫力,比任何流程都贵。
八、尾声:团队即最长情的护城河
在 Suo.run,我们坚信:
• 产品可以被复制,架构可以被抄袭,唯有持续进化的团队无法被模仿。
• 创业不是布道,而是让每位成员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丰收里,自愿把最好的年华押注在一张小小的短链接上。

当未来的某一天,你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suo.run/xxx,跳转只需 100 毫秒——请记住,这背后是一群把「团队」当作终极产品打磨的偏执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