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启动,是一场与“遗忘”赛跑的暗战。
我们做的,不过是一枚名为「快缩短网址」(suo.run)的极轻工具——轻到用户用完即走,轻到它天然低频。四个月前,它带着“让每一次分享都更优雅”的使命上线;四个月后,我们仍在冷启动的薄冰上起舞,却已听见冰层之下传来第一声裂响。以下,是我们用试错写下的四幕剧本。
——
第一幕:把北极星钉在“功能利用率”而非“DAU”
低频工具谈日活,无异于让昙花参加马拉松。我们唯一需要证明的是:当用户想起“短链”时,suo.run 能在 3 秒内被唤起。于是我们把北极星指标定为“七日功能利用率”——只要用户一周内至少回来缩短一次,就算赢。至于留存,那是北极星闪耀后的余晖。
——
第二幕:渠道不是地图,而是潮汐
冷启动的核心不是“找用户”,而是“在退潮前把脚印踩深”。我按五股潮汐梳理战场:
1. 内容潮汐|知乎
我们把官方账号拆成“问题捕手”:每天人工检索 200 条与“短链、二维码、社群运营”相关的问题,用 90 字以内的锋利答案直切痛点。曝光不求十万加,只求在“关注者通知”里留下一句“原来还有这种神器”。三个月,累计 37 万精准曝光,转化率 11%。
2. 付费潮汐|应用商店 CPD
关键词像钓饵,我们只做“尖钩”:品牌词 + 功能词 + 竞品词,三钩并行。出价从 1.5 元一路微调到 2.3 元,像调琴弦,紧一格就响一声。最终把激活成本稳在 1.2 元,且自然流量随关键词权重爬升,额外带来 23% 的“免费浪花”。
3. 品牌潮汐|第三方市场
酷安、百度、360……我们把每个市场的“免费资源位”当成隐藏副本:
• 酷安建“工具神器”合集,三天冲榜 Top3;
• 华为应用市场报名“新品礼包”,白嫖首页 banner 48 小时;
• 360 手机助手用“一键检测”换开屏,四两拨千斤。
4. 裂变潮汐|会员诱饵
会员系统第一版即上线。规则极简:邀请 3 人,得 7 天 Pro。我们把弹窗文案从“立即升级”改成“让你的链接穿上燕尾服”,分享率瞬间翻 4 倍。微博、朋友圈、即刻,用户自发铺出一张“口碑暗网”。
5. 长尾潮汐|SEO 预埋
为每个生成的短链默认添加 utm 标记,三个月后在 Google 搜索“短链统计”自然排名第 2,每天带来 800+ 精准访客——这是时间给我们的复利。

——
第三幕:付费,是灰度测试的锋利刀片
我们敢在第一版就收费,是因为把价格当成 A/B 测试的变量:
• 9.9 元/月,差评率 4%;
• 19.9 元/月,差评率 42%,但收入涨 280%。
数据告诉我们:用户不是嫌贵,而是怕不值。于是我们把 Pro 版塞进“一键自定义域名 + 访问密码 + 数据看板”三件套,差评率应声回落至 7%,客单价却稳在 19.9。差评成了最诚实的用户调研。

——
第四幕:增长,是一场像素级雕刻
SEM 落地页我们迭代 17 版:
• 第 1 版,按钮文案“立即下载”,CTR 3.2%;
• 第 17 版,按钮文案“3 秒缩短”,CTR 14.7%。
甚至把 APK 文件名从“suo.run.apk”改成“3秒短链神器.apk”,安装完成率再提 6%。每一像素,都是用户用指尖投票。

——

尾声:冷启动没有终点,只有下一阵风
四个月,suo.run 的七日功能利用率从 9% 爬到 31%,收入覆盖服务器成本的 180%。我们仍在冰面起舞,但已学会听风:下一阵风,也许是浏览器插件,也许是 API 生态,也许是企业微信场景。只要北极星还在闪烁,我们就会继续把脚印踩得更深、更轻、更优雅。
毕竟,低频不是原罪,遗忘才是。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让每一次“用完即走”,都成为下一次“回来即用”的伏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