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把注意力放回用户身上

编者按
在“快缩短网址”suo.run 的迭代路上,我们常被同行牵着鼻子走:对手加了二维码美化,我们立刻跟进;对手推出统计面板,我们连夜赶工。久而久之,产品像被放进复印机,连自己都认不出。于是,我们逼自己停下来,把视线从对手身上移开,重新对焦用户与自身。以下,是这段“目光转向”后的思考纪要。

一、为何别把望远镜一直架在对手窗口
1. 你会长成对方的影子
当注意力被竞品牵着走,功能、交互、甚至配色都会趋同。短链服务本是极轻的工具,一旦陷入“像素级致敬”,用户便只能凭域名区分你我——而域名又恰恰是最容易遗忘的。
2. 边界会悄悄收缩
对手没做的,我们便不敢碰;对手放弃的,我们立刻止损。久而久之,想象力被锁进对方的版图。短链难道只能“缩短”?在 suō.run 的草稿箱里,曾躺着“短链+活码+社群裂变”的设想,却因“没人这么干”被搁置。
3. 真正的对手或许尚未现身
从“用户注意力”视角看,我们与短视频、播客、甚至外卖平台共享同一段碎片时间;从“营销预算”视角看,我们与邮件服务商、CRM 工具在同一张采购清单里。盯死眼前的同类,只会让未来的跨界者长驱直入。



二、把望远镜转向何处
1. 用户:在细微处听惊雷
短链用户看似只有“把长链接变短”一个诉求,可当我们把 30 万条反馈拆成原子级标签,需求像剥洋葱般层层展开:
• 线下地推人员要“能印在传单上的短链”;
• 社群运营要“一人一链,方便分佣统计”;
• 品牌公关要“短链打开后必须出现自家域名”;
• 极客用户要“API 响应低于 100 ms”。
需求无穷尽,场景永更迭。盯住这些“正在发生的细节”,比盯住对手的版本日志更能指引下一步。
2. 跨界:把别人的老酒装进新瓶
• 游戏行业的“任务系统”被 suō.run 改造成“链接访问里程碑”,用户分享达标即可解锁高级域名;
• 金融行业的“风控黑名单”被借鉴来做“恶意跳转拦截”,让短链不再沦为钓鱼帮凶;
• 印刷行业的“活版编号”启发了“可变短码”,同一长链可对应多组短码,方便 A/B 测试。
所谓创新,不过是把远处的一束光折射到眼前。

三、留一只眼睛看对手,留两只眼睛看自己
• 战略上藐视:对手再花哨,也解决不了我们用户“既要短又要安全”的底层焦虑;
• 战术上重视:对手每一次宕机、每一次被微信封禁,都是替我们交的学费;
• 组织内审视:技术债、客服响应、服务器冗余,这些才是 suō.run 真正的护城河。

结语
短链赛道不长,却足够拥挤。把望远镜从对手窗口收回,一只镜头对准用户,一只镜头对准自己,让第三条光路留给未知的灵感。如此,suo.run 才能从“又一个短链工具”成长为“让用户营销更轻盈的伙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