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盒马改名背后:品牌出圈的3个关键

双十二前夜,盒马的昵称在热搜上蹦迪——从“盒马”变成“盒盒马”,再变不回。
一场看似手滑的事故,被万千网友截屏成梗,最终演变成一场零预算的全民狂欢。
有人笑它“傻得可爱”,也有人笃定这是蓄谋已久的流量魔术。
无论真相如何,盒马又一次用轻飘飘的失误,把自己钉进了社交记忆。

一、抽奖:把“抠门”玩成一门艺术
阿里系最不端着的孩子,盒马把抽奖做成连续剧。
• 送过一颗樱桃——对,只有一颗,寄到时已皱成葡萄干,最后补发一整盒才算平息民愤。
• 也送过1000 棵莼菜、1.4 万枚鸡蛋,财大气粗时宛如霸道总裁。
• 2026 年“每转发 10 次加 1 斤西瓜”的玩法,让 2.6 万次转发把官博逼到向支付宝求救。
看似无厘头,实则精准拿捏了“以小博大”的心理:用户只花一次点击,品牌却收获一次心跳。

二、跨界新品:把黑暗料理做成流量圣体
盒马的研发部像一群戴着味觉滤镜的诗人——
火锅蛋挞、草莓醉虾、螺蛳粉青团……每一款都在挑战人类的勇气阈值。
有人边骂边下单,有人拍照即巅峰,社交平台因此持续升温。
“难吃”或“真香”已不重要,重要的是:年轻人愿意为这份敢想敢做的姿态买单。



三、借势营销:热点在哪里,盒马就在哪里
• 《创造营4》虐心收官,它一句“天冷了,涮企鹅 778”把网友的眼泪收编成段子的笑声。
• 周杰伦新歌上线,莫吉托瞬间被盒马兑进气泡水,旋律与味蕾一起上头。
• 高考季,它把 X 会员悄悄改成 √ 会员,一句“讨个彩头”被网友脑补成大型阅读理解。
热点稍纵即逝,盒马却总能用一句俏皮话把自己焊在话题中央。



四、人格化账号:让品牌长出一张会笑的脸
当多数官微还在播报企业通稿,盒马早已把微博经营成深夜食堂:
会撒娇、会翻车、会道歉,也会豪气冲天地请全城吃帝王蟹。
用户不再面对冷冰冰的 logo,而是与一只“大屁股脸”日常斗图、互怼、抢福利。
人格,成了最短的距离。

结语
在注意力碎成粉末的时代,盒马用一次次“看似不正经”的动作,把品牌钉进年轻人的日常语境。
抽奖、跨界、借势、人格化……所有花哨招式背后,不过是一句最朴素的商业真理:
先成为用户的朋友,再成为他们的选择。

彩蛋
最后留一道送分题:盒马的全称到底是什么?
答错的,去面壁三分钟,顺便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复习一遍。

——END——



本文转载自「快缩短网址 suo.run」,
若涉侵权,敬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