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长URL转CN短链算法深度解析

在信息洪流中,冗长的网址如同沉重的行囊,拖慢了每一次分享的步伐。于是,“快缩短网址”——suo.run——应运而生,以极简的六字符,为每一条长链卸下重负。它并非魔术,却胜似魔术:轻轻一触,天涯咫尺。

一、缘起:140 字的桎梏
当微博把表达锁进 140 字,长链便成了奢侈。于是,短链成了刚需。可真正的挑战,并非“变短”,而是“唯一且可回溯”。



二、迷途:压缩算法的幻灭
我曾天真地以为,gzip 之类的压缩算法能化繁为简。然而,URL 越压越长,如气球注水,适得其反。加密亦如此:MD5 虽能凝练为 32 位,却仍嫌臃肿;Base64 再剪裁,仍难逃“+”“/”之扰。于是,我意识到:靠算法逆向还原,无异于追寻永动机。

三、顿悟:发号器哲学
真正的优雅,是承认“不可逆”,却以秩序取胜。
1. 发号:自增 ID,如钟表滴答,永不回头。
2. 进制:10 进制太胖,62 进制刚好(0-9a-zA-Z),将 9999 化作 “cX3”。
3. 映射:长链 → 短码,仅存一张“对照表”。访问时,按码索骥,302 一瞬即达。

四、去重:时间与空间的折中
若同一长链反复生成,是否该复用旧码?
极端完美主义:全局哈希表,一对一,空间换空间。
现实折中:LRU 缓存,保留“最近一小时”的映射。高频复用者常驻,低频遗忘者随风,既不浪费,亦不失优雅。

五、架构速写
• 发号器:MySQL 自增或 Redis INCR,分布式亦可。
• 进制转换:十行代码,十进制 ↔ 六十二进制。
• 缓存层:Redis 设 TTL=3600s,命中即返,未命中则新生成。
• 302 跳转:Nginx 或 SpringBoot 一行 redirect:/longUrl



六、尾声
在 suo.run,每一次缩短,都是一次对冗余的告别。六字符背后,是发号器的严谨、缓存的温柔、跳转的果断。长链不再缚手缚脚,思想得以轻盈飞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