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,终于松开了那道尘封八年的闸门。
11月29日,微信官方轻描淡写地丢出一句“点对点聊天可直接打开外链”,却让整个电商江湖彻夜无眠。次日,淘宝链接便已能在部分用户的私聊与群聊中丝滑跳转——不再需要“火星文”,不再强制登录,指尖一点,商品即现。消息一出,淘宝商家京京在群里连发三个“泪目”表情包:“每少一次跳转,就少流失一半用户,这一次,我们终于能把微信的私域金矿挖通了。”

私域之渴,公域之贵
京京把流量拆成两面镜子:一面是淘宝、抖音里明码标价的“公域”,汹涌却昂贵;另一面是微信里近乎免费的“私域”,庞大却曾高墙深锁。“过去我们只能把包裹卡片当船票,25%的登船率已是极限。”如今,闸门洞开,这张船票忽然升级成了高速通道。
更诱人的是淘宝那条隐秘的“流量配比”规则——外部每导进一滴水,淘宝便回赠一勺蜜,且权重更高。微信此番开口,对商家而言,无异于在私域里养起一只会下金蛋的鹅。
巨头握手,八年暗战
时针拨回2013年11月20日,手机淘宝以“安全”为由掐断微信来访;微信反手屏蔽淘宝,再下架支付宝。彼时淘宝是流量帝国,微信只是初生巨兽。风水轮流转,当微信成为新的流量霸主,阿里系却不得不排队求敲门:淘特、闲鱼、饿了么……小程序申请一沓又一沓,微信支付接口一个接一个,九宫格却始终空缺。
腾讯总裁刘炽平一句“互通极其复杂”,让阿里等了整整一年。直到今年10月,淘特短暂上线的“微信扫码付”闪了一下又熄灭,阿里只能苦笑:“要问原因,得去腾讯。”

九宫格的隐形门票
其实,京东、拼多多早已在九宫格安营扎寨:京东购物稳坐第二把交椅,美团外卖、团购各占一隅,拼多多亦列第六。它们为这张门票付的真金白银,外界只能窥见冰山一角——京东8亿美元续签三年,拼多多2018年单季付给腾讯的营销费便超2亿。淘宝想复制这条路,谈判桌上“分账比例”仍是核心筹码。
商家暗流:从包裹卡片到小程序旗舰
闸门未开之前,淘宝商家早已把微信当成“地下运河”:包裹卡片、赠品裂变、人工拉群……有赞、微盟等第三方服务商借此扶摇直上,一年年费从6800到59800不等,仍一位难求。良品铺子用三年把微信渠道做到年销过亿,秘诀只有一句:“把门店、社群、小程序揉成一盘棋。”
然而灰黑产亦如影随形。2019年wetool一夜被封,百万营销号瞬间失声;2020年微信对拼多多、京东、自家腾讯新闻“一视同仁”的封杀,更昭示规则铁面。如今闸门重开,商家既雀跃亦忐忑:狂欢之后,下一轮整顿何时落下?
微信的“利他”算盘
看似淘宝得利,实则微信亦在自救。公众号打开率连年下滑,视频号尚未长成摇钱树,小程序电商虽GMV破百亿者已有两家,却苦于“无公域自来水”。若淘宝海量商品与海量微信创作者一拍即合,流量变现效率陡升,微信生态的内容创作者便不必远走抖音、小红书。
一句话:淘宝需要微信的私域,微信需要淘宝的电商效率。与其让流量外逃,不如携手做大蛋糕。
未来:一条链接的蝴蝶效应
闸门只开了一条缝,却足以掀起风暴。
• 商家端:私域会员池将呈指数级膨胀,复购率、客单价有望双升。
• 平台端:淘宝或迎来新一轮“外部流量红利”,微信则借电商活水激活内容生态。
• 用户端:比价、拼团、种草、拔草,全在微信里一站式完成,体验前所未有的顺滑。
当然,缝隙之后仍有高墙:群聊仍处“电商类外链试行”阶段,淘宝何时能化身九宫格里的“小卡片”,还需阿里与腾讯在谈判桌上继续拉锯。但历史已经翻页——那条曾让无数运营半夜惊醒的“火星文”,终将成为旧时代的墓志铭。
而此刻,当你把淘宝商品一键分享到微信好友,指尖轻触 suō.run 生成的短链,商品页面应声而开——八年恩怨,化作一声清脆的“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