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短链接

扫描二维码 上传二维码
选择防红平台类型,避免链接被拦截
选择允许访问的平台类型

微信外链禁发后,这样继续分享

当微信悄然收紧外链的羽翼,营销人仿佛被剪断了最锋利的触手——“分享”与“转发”两大按钮一夜之间失灵。然而,危机的另一面永远是转机。以下策略,或可让你在方寸之间,依旧掀起千里之浪。

一、先厘清微信的“红线”
1. 公众号文章、腾讯新闻域名,仍可如常生成卡片并二次扩散。
2. 其余外链,私聊场景需二次点击“继续访问”,且无法再次分享;群聊场景则畅通无阻。
3. 微信给出的官方口径:无法对外链安全性做即时判定。换句话说,群聊被视为“半公共场域”,信任度天然高于私聊。

二、把流量请进“客厅”
既然私聊被戴上镣铐,那就把用户请进“客厅”——社群。
• 社群不是简单的“拉群”,而是以主题、福利、身份三层钩子,完成精准筛选。
• 进群即送“见面礼”:一张可一键打开的短链卡片,降低首触门槛。
• 用群公告固定置顶“每日干货”,培养打开习惯。

三、让数据替你说话
工具:suo.run「快缩短网址」。
玩法拆解:
1. 一条长链,切成三段短码,分别空投至群A、群B、群C。
2. 实时面板即刻呈现:
‑ 点击人数、时段峰值、回流次数、地域分布。
‑ 谁在“潜水”,谁是“KOC”,一目了然。
3. 根据24小时热力图,锁定“黄金十分钟”,集中火力二次触达。
4. 发现群B数据一骑绝尘?即刻把群B的活跃分子设为“种子用户”,定向裂变新群,完成提纯。



四、活动裂变的新脚本
以往:用户看到活动 → 一键转发好友 → 指数级扩散。
现在:
1. 你将活动页缩短为 suo.run/xxxx,先丢进社群。
2. 群内用户可直接打开并二次分享,天然绕过私聊限制。
3. 每位用户带来的新增点击,在后台被标记为独立来源,自动归属“邀请关系”。
4. 用排行榜实时公布“邀请王”,前10名赠额外福利,裂变飞轮就此启动。

五、把不确定变成可度量
营销最怕“感觉不错”,却无从复盘。
• 每一次点击、每一次转发、每一次地域跳跃,都在 suo.run 面板上留下指纹。
• 次日早会,你只需打开数据大屏,告诉团队:
“昨晚8点,群C出现异动,广州IP激增37%,建议追加本地化文案。”
决策,从此有数可依。



结语
微信的规则像潮汐,来去皆不由人。但数据与创意,永远是营销人自己的灯塔。把长链交给 suo.run 剪成轻舟,再借社群之风,你依旧可以驶向任何一片海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