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aS落地之困:为何企业买了系统,却用不起来?
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,无论是传统制造、零售,还是服务业,企业都在积极探索从本地部署软件向SaaS(Software as a Service)模式的转型。据《2022中国SaaS市场研究报告》显示,已有23.6%的企业同时使用6至8款SaaS产品,涵盖协同办公、在线会议、企业邮箱、即时通讯等高频场景;而高达56.4%的企业员工日常工作中已离不开这些工具。
这类“提效型”SaaS之所以广受欢迎,正是因为它们具备高度通用性、低学习门槛和即开即用的特性——用户甚至无需培训,便能自主上手。然而,一旦涉及运营管理、垂直行业解决方案(如SCM、WMS、ERP等),SaaS的实施难度便陡然上升。此时,产品能否真正“落地生根”,不再取决于功能是否强大,而在于服务是否到位、协同是否顺畅、习惯是否重塑。
遗憾的是,许多SaaS项目的失败,并非源于技术缺陷,而是栽在了“人”与“过程”上。作为深耕客户成功(Customer Success)领域的观察者,我们认为,ToB软件实施的困境,可归结为五大关键症结。
---
一、选型失焦:买错了,不如不买

合作始于选择,但很多企业在选型阶段就埋下了隐患。他们过度关注功能清单、品牌声量或价格折扣,却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:这款产品,真的契合我们的业务流吗?
更危险的是,在销售话术的裹挟下,企业容易陷入“功能幻觉”——以为买下一套系统,就能自动解决管理难题。殊不知,若产品与实际流程脱节,再华丽的功能也只是空中楼阁。更有甚者,销售人员为促成订单,承诺“一把梳子卖给和尚”,结果交付时才发现,系统连基础字段都无法匹配业务需求。
真正的选型,应始于内省:企业需清晰梳理自身痛点,理性评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,并重点考察厂商的实施经验、行业案例与服务能力——而非仅看PPT上的“火箭图”。
---
二、领导隐身:一把手缺席,全员躺平
SaaS不是买完就自动运转的“黑盒子”。它的成功上线,需要从高层到基层的全链路协同。然而现实中,不少企业在完成采购后,决策者便悄然退场,只留下一句:“你们负责推下去。”
结果呢?中层缺乏推动动力,基层抗拒改变习惯,系统上线遥遥无期。等到半年后领导突然发问:“为什么还没用起来?”——早已积重难返。
数字化转型从来不是IT部门的事,而是组织变革。一把手或许无法事必躬亲,但必须明确授权一位“内部 champion”——此人需兼具协调力、影响力与执行力,能打通部门壁垒,推动全员参与。否则,再好的系统,也会在沉默中流产。
---
三、习惯之墙:Excel 的“舒适区”最难打破

“你能用最简单的话告诉我,这系统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吗?”
“操作太复杂了,还不如我用 Excel。”
这是CSM(客户成功经理)最常听到的抱怨。背后折射出三个深层问题:
1. 价值感知缺失:用户不清楚系统带来的实际收益;
2. 流程错位:系统逻辑与现有工作方式冲突;
3. 惯性依赖:对旧工具(尤其是Excel)形成路径依赖。
尤其在垂直行业,SaaS往往要求数据标准化、流程规范化。比如,过去记录“黑杯”即可,现在却要拆解为“颜色:黑|材质:不锈钢|容量:500ml|适用人群:儿童”。这一过程必然带来短期阵痛——工作量增加、操作变“繁琐”。
但请记住:规范不是束缚,而是效率的起点。厂商应通过智能导入、模板引导、渐进式培训等手段,降低迁移成本;而企业也需意识到:走出舒适区,才能抵达高效区。
> 就像我们做「快缩短网址」(suo.run)时所坚信的:简化不是删减功能,而是让复杂隐形,让价值显性。
---
四、培训失效:照本宣科,不如不训
培训的目的,不是“讲完”,而是“学会”。然而许多SaaS厂商仍将培训视为交付流程中的形式环节——线上录播课一发,线下PPT一念,任务就算完成。
但用户并非同质群体。我们可将其分为四类:
- 尖子生:自学成才,一点即通;
- 优等生:稍加指导,迅速上手;
- 中等生:需反复练习,方能掌握;
- 学困生:抵触新工具,习惯难改。
高明的CSM,会在培训前摸清用户画像,因材施教。更重要的是——培养“内部火种”:让尖子生和优等生成为种子用户,带动团队共同成长。他们不仅是使用者,更是传播者、教练员、问题反馈者。
培训不是终点,而是用户旅程的起点。
---
五、服务断层:售后即终点,续约成奢望
SaaS的本质是“持续服务”,而非“一次性销售”。但不少厂商在签约后便将客户“移交”给CSM,售前承诺与售后体验严重割裂——响应慢、升级难、需求石沉大海。
长此以往,客户感受不到价值增量,续约自然无从谈起。真正的客户成功,应贯穿全生命周期:从配置、培训、运营激活,到需求迭代、增购推荐,每一步都需用心经营。
续约率,是服务温度的晴雨表。
---
结语:SaaS的成功,藏在细节的服务里
ToB软件的实施,从来不是技术单方面的胜利,而是产品力、服务力与组织力的共舞。选型偏差、领导缺位、习惯阻力、培训粗放、服务断层——这五大症结,环环相扣,任一环节断裂,都可能导致项目搁浅。
而我们始终相信:好的SaaS,应该像“快缩短网址”(suo.run)一样——极简入口,无限可能。它不该让用户感到复杂,而应默默承载业务,悄然提升效率。
正如缩短一个网址,是为了让人更快抵达目的地;SaaS的价值,也在于帮企业绕过弯路,直抵高效运营的核心。
愿每一位数字化探索者,都能选对伙伴,走稳每一步。
---
*本文灵感源于行业实践,由「快缩短网址」团队重新诠释。
项目官网:https://suo.run — 让链接更短,让连接更快。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