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、重视致用
“经世致用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和学说,它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为现实政治和国家生活服务,主张学问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,为社会现实所用。这一学说在晚清时期兴起并发展,标志着重视实用主义的恢复和发展。其他选项如重视文学、艺术和哲学等表述并不特指这一理念的核心精神。...
- 最新提问
AI正在思考,请稍等...
有问必答,内容更完整!更聪明、秒回答。 👉👉👉AI智能问答 - 专业版>>>
-
-
-
-
-
B、白话文 周桂笙是中国第一个翻译现代意义小说的人,他翻译的《毒蛇圈》就是使用白话文进行翻译。这部作品是英国的侦探小说的译作,使用白话文的原因: 1. 《毒蛇圈》出版于1900年,正值新文化运动之前,文言文和白话文并行。一些小说已经在尝试用白话创作。 2. 翻译西方通俗小说,如侦探推理小说,采用白话文更符合这些作品贴近日常的习惯以及加强“大众性”的要求。 3. 白话文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言文,更通俗易懂,有利于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、传播力和受众面。 因此,《毒蛇圈》作为西方侦探小说的译作,使用白话文翻译,体现了对原文风貌的忠实再现,并且适应了当时文学语言发展的需要。...
-
-
毛泽东在哪部著作中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?(2 分) A、 《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》 B、 《新民主主义论》 C、 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 D、 《论持久战》
2025-01-06 22:13:18 来自 陕西西安市 的网友 -
B、日益扩大 近代文学的读者群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多样化和进一步扩大的趋势。原因有: 1. 教育普及:晚清以来新式学堂的兴起,民国时期义务教育的推广,使文化下移,民众受教育程度提高,具备阅读能力的群体增多。 2. 打开国门: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,使得古文之外出现了大量新的文体,如小说、评论等,并形成了不同读者群,对社会各阶层的吸引力都加强了。 3. 报刊兴盛:随着近现代报纸、杂志的涌现,新闻报道、图片与漫画等吸引了更广泛的阅读兴趣,拓宽了读者的基础。 4. 文白之争: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倡白话文写作,这也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,使更多普通群众有机会接触文学作品。 总之,近代社会的发展促使文学题...<未完>点击进入
-
-
-
-
-
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和艺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主要指作品所呈现的境界、氛围和心象,以及读者或观赏者在共鸣时产生的精神体验。以下是对意境的一些看法: 1. **情境合一**:意境突出了情与景、意与境的交融与统一,强调景物描写传达情感和意趣,情感依托景物得以表现。 2. **超越具象**:意境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精神层面的表现,不仅仅是物象的简单描绘,而是含有更深远的内涵和哲理。 3. **想象空间**:它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,允许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或艺术时进行再创造,使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层次和理解多样性。 4. **文化传承**:意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,是中国传统文化和...<未完>点击进入
-
“意境”是文艺领域尤其是中国诗词、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中经常提及的概念,它主要指的是艺术作品中蕴涵的精神境界和情感气氛的总和。以下是对“意境”概念的一些看法: 1. **含蓄与深邃**:“意境”要求的艺术表达往往是含蓄多于直接,提供给观者或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,并从中感悟到作品蕴含的深刻意义。 2. **情景交融**:在中国古典美学中,“意境”非常重视情与景的有机结合,即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传达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想。 3. **绘画与诗词的共鸣**:“意境”不仅用于描述文学作品,同样也适用于中国的传统绘画。画中要有诗意,诗中要有画意,两者相互映衬,共同构建一个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。 4...<未完>点击进入
-
这句话出自曹丕的《典论·论文》:“盖文章,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。这里的“名次解释”指的是对此句的解释和分析。 1. 盖:发语词,用来引导下文。 2. 文章:这里指文学作品,特指那些能够传承历史、记录时代的高质量文字创作。 3. 经国之大业:意味着文章创作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伟大事业。通过文化文学影响社会思想,引导价值观念,促进政治稳定与发展。 4. 不朽之盛事:强调文章的价值与生命力,好的作品能够跨越时空,世代传承下去,具有永恒性。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文学观念:优秀的文章是关系国家兴衰、民族发展的大事;同时也是能够永恒的盛事。它强调了文学在维护社会秩序、传播优秀文化、培养高尚品格方...<未完>点击进入
-
-
-
-
-